初中物理總復習——《熱科學》 蘿崗區鎮龍二中物理科目復習設計思路:初中《熱科學》內容包括:第四章“狀態的變化”八年級的“物質”,九年級的第十六章“熱與能源”和第十七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根據本次內容的特點,綜述分為兩部分。 復習時,各部分分“知識結構、典型事例分析、中考鞏固和熱身練習”四個層次進行,讓學生再現知識,逐步深化,熟練掌握每個知識點,從而達到中考的要求。 各級別說明: 知識結構:以框架的形式列出知識點,并對重點地方進行填空,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知識網絡。 典型事例分析:選取典型事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學習解題方法、過程以及重要知識點的應用。 練習鞏固:根據每個知識點的重要性,編寫針對性很強的練習,并結合“知識框架”的應用,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中考熱身:精選近年廣州市中考題型,讓學生提前體驗中考難度,查看學生(或學生自考)是否達到中考水平,否則及時作出補救或調整。 復習重點和難點:章節物質、熱和能量的狀態變化,重難點,能夠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能夠區分固、液、氣三種狀態,并列舉例子特別是與熔點、沸點有關的液化現象的應用和解釋。 水的三態變化過程及常見自然現象的講解(如霜、霧、露、雪等的成因) 1.用分子動力學理論解釋相關現象 2.能區分的生活實例解讀溫度、熱量、內能 3. 比熱容 4. 熱量 Q=cmt 的計算及變式的運用 5. 能量的分類與應用 使用建議: 在每一部分中,先完成課堂上的“知識結構”,熟悉每個知識點,然后分析典型事例,剩下的時間做“鞏固練習”,課堂上做的練習盡量在課堂上講解。至于“中考” “考試熱身”級別,可安排學生課后自查,并在下節課講解。
總課時約為6節課。 近年中考——《熱科學》分析(選自2000-2006年廣州中考題)分析總結一:題型、題量及分數分布 年份題量分數值題型2007年2006年2 2002 2001 平均選擇題 4 (12 分) 4 (12 分) 5 (10 分) 5 (10 分) 4.1 填空題 1.4 繪圖題 0.14 計算題 0.14 簡答題 0.28實驗題 0.14 總分 6.1 分 數值 13 分 15 分 17 分 17 分 14 分 15 分 15 分 15.1 分 分析與總結 2:主要考點 1.溫度計的原理及其正確使用和讀數 2.六種溫度計的特點及應用物理狀態變化 (1) 液化現象的判斷和解釋示例 (2) 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及其意義 (3) 沸點和氣壓的關系 (4) 熔點和沸點的應用 (5) 各自物質吸收和放熱的狀態 3. 擴散現象及其意義 4. 內能描述、變化方式及其與熱的區別 5. 比熱容性質描述 6. 物質吸放熱的計算及其與熱量的結合電 7.燃料熱值的單位、含義及應用 8.熱機中的能量轉換及四沖程特性 9.能量的分類與應用 初中物理總復習-熱學(一)第一部分:熱現象變化在物質狀態【知識結構】中定義: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將混合物的溫度設置為0度,并將溫度分為100等份,每份為1。將的溫度設置為100度。 原理:根據液體的性質(如果液體冷卻后凝固,則不能使用)。 使用前:觀察 和 值。 使用測量工具: 使用時: (1)玻璃球應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應接觸容器__和__。 (2) 等待讀數穩定后再讀數。 (3)讀數時,溫度計應仍留在液體中,視線應與液柱一致。 ____ 相等.
幾種溫度計的比較:測量范圍和分度值的說明。 適用場所。 實驗溫度計 - 20 至 110。溫度計 35 至 420.1。 醫院和家庭溫度測量(每次使用前向下擺動)。 溫度計 - 30 至 50。家庭溫度測量。 熔點和凝固點。 :同一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熔化和凝固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_體有一定的熔點,__體沒有一定的熔點。 晶體熔化條件:(1)達到熔點(2)不斷吸熱; 特性:溫度__,需要_熱晶體熔化和凝固 圖片:熔化曲線 凝固曲線 物理狀態變化 蒸發因吸收熱量而具有冷卻作用 汽化有兩種方式 沸騰曲線條件: (1) 達到沸點 汽化和液化沸騰 (2 )連續吸收 熱特性:溫度不變,但仍需要兩種吸熱液化方式:?_和__舉例:(1)冰棒剝離時冒出的“白色氣體”(2)液化升華和凝結的常見例子石油氣:(1)北方冬季冷凍衣服干燥(升華)(2)用“干冰”保鮮和人工降雨(升華)(3)冬季早晨瓷磚或雪上結霜(升華)注意事項:晨霧、露水(液化) 【典型實例分析】例1、測量水溫的方法有四種,如圖1所示,正確的一種是(分析:使用過程中,注意確保玻璃泡將溫度計正確放入待測液體中。 ,而且閱讀時還要注意正確的方法。 正確使用溫度計的要求是: (1)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接觸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問題中溫度計A和B的玻璃球分別接觸到容器的側壁和底部,因此不正確。
(2)將溫度計的玻璃球浸入被測液體后,稍等片刻,待溫度計的示值穩定后再讀數。 在問題C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 答案:D 例2 下列關于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熔點,不同的固體有不同的熔點。 (B) 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不同的固體有不同的熔點。 晶體的熔點不同 (C) 同一晶體的熔點高于其凝固點 (D) 晶體的熔化過程是吸熱的,溫度不斷上升。 分析:固體分為兩類:晶體和非晶態。 只有晶體才能熔化到一定程度。 溫度是熔點,非晶態晶體沒有熔點,因此選項(A)不正確。 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故選項(C)不正確。 晶體的熔化過程會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選項(D)也不正確。 只有選項(B)是正確的說法。 答案:B 例3、松香熔化過程中((A)溫度不變,放出熱量(B)溫度不變,吸熱)(C)溫度升高,吸熱。 (D) 溫度降低并釋放熱量。 分析:松香是無定形的。 無定形松香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它吸熱后先軟化,然后逐漸變稀,直至完全變成液體。 非晶態晶體沒有熔點。 答案:C 例4、夏天游泳后剛出水就會感覺冷。 如果有風,你甚至會凍得發抖。 為什么? 分析: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吸熱的原因初中物理熱學題,多了解吸熱。 原因也是為了回答影響蒸發速度的因素對吸熱的影響。
答:夏天上岸后,身體表面的水分蒸發,吸收身體的熱量,感覺寒冷。 如果有風,身體表面的水分就會加速蒸發,吸收身體更多的熱量,所以就會凍得發抖。 拓展與延伸:這個問題要從蒸發和吸熱的知識來解釋,還要從影響蒸發的因素來解釋。 有風時,蒸發速度加快,吸收更多熱量。 例5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液化現象的是(2003.2) A.燒水時壺嘴冒出“白色氣體” B.洗熱水澡時初中物理熱學題,浴室鏡子變成白色模糊的C.清晨,掛在草木上的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結冰的分析:生活中有很多液化現象。 其原因一般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吸附在物體表面或漂浮在空氣中,看上去像‘白色氣體’”。 很多同學在這方面感到困惑,導致區分不清而丟分。 本題“A、B、C”選項顯然屬于這種情況,但“D”則不屬于這種情況。 答案:D 初中物理總復習-熱學(二)第二部分:分子動論 內能 比熱容 熱值 熱機能量 【知識結構】 物質是由__組成的 分子動論 所有物質分子都在不斷地做著____運動 擴散現象:分子間同時存在_分力和_分力 定義: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隨機運動的____能量和____能量之和。 影響因素: ____內能改變方法:和(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即“等價”) 注:所有物體任何時候都存在內能,即內能不能為0。 __物體如:做飯、做飯、燒水等生火。利用內能__例如:柴油機啟動后可以運轉,汽車可以啟動行駛等。定義:單位質量的物質每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用字母“__”表示) 單位:___ 注: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比熱容 水的比熱容最大,為。 物理意義:表示水溫每增加1Kg吸收的熱量為4.2103_。 水比熱容大的應用:調節空氣溫度、用作發動機冷卻液等。 定義:傳熱過程中傳遞的能量部分。 熱量單位:__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后放出的熱量(用字母“__”表示) 注:熱值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熱量值單位:__ 物理含義:表示某種燃料完全燃燒后每1Kg放出的熱量J。 計算: Q 釋放 = mq 熱機:將 ____ 能量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包括:內燃機、蒸汽機、汽輪機等熱機 內燃機 能量守恒定律:物質中的能量總量保持不變,僅存在形式之間的轉化或物質之間的傳遞 【典型分析】案例] 例1.下列案例屬于分子擴散現象 是(A.春天柳絮飛揚B.夏天槐花飄香C.秋天黃沙吹面D.冬天雪花飄落分析:擴散是指兩種物質的分子相互進入的現象,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眼根本看不到單個分子的運動,只能通過顏色、氣味的變化來判斷等。本題的三個ACD項都是我們能看到的物體的運動,顯然不屬于分子擴散現象,所以B。答案:B 例2.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的表述中、熱和功,哪一個是正確的? (當物體溫度升高時,一定是該物體做了外功。分析:物體溫度降低,分子運動減慢,分子平均動能減小,內能增大A正確;物體吸熱時,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當物質狀態發生變化時,晶體熔化吸熱,但溫度不變。B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傳熱,傳遞的是能量,即內能,而不是溫度;當物體溫度升高時,可能是因為它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因為外界對物體做了功,而不是溫度。比在外部世界做功的對象。
答案:A 延伸:溫度、內能、熱量、功是四個不同的物理量,它們的物理意義完全不同。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它是物體內大量分子不規則運動速度的宏觀指標。 表現。 內能是物體中隨機運動的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例3、3公斤質量的油用完1/3后,剩余油的密度、比熱容和發熱量為(A.密度和比熱容變為原來的2/3,且B、密度、比熱容不變,發熱量變為2/3 C。密度、比熱容、發熱量變為2/3 D。密度、比熱容、分析:物質的密度、比熱容、熱值都是物質的屬性,對于同一種物質,它們不會隨著物質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明白了這個意思,就可以確定答案了。答案:D 例4.酒精的比熱容為2。(填單位),1kg酒精的溫度從20℃升高到21℃時吸收的熱量為。熱量當1kg酒精的溫度從61℃降至60℃時釋放。 分析:本題要求熟練掌握比較熱容的單位和含義。 比熱容代表每1公斤某種物質吸收的熱量增加1,而相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增加1吸收的熱量與減少1釋放的熱量相同。根據這個含義,最后兩個空格正是這種情況,因此無需計算即可確定為“2.4103J”。
答:J/(公斤); 2.4103J; 2.4103J。 例5、下列關于能量轉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使用打氣筒給輪胎充氣時,氣缸內空氣中的能量傳遞給打氣筒,導致打氣筒壁的溫度升高)分析:磨刀時,砂輪旋轉定刀,做功時機械能轉化為刀的內能;流星發出的光和熱是由于空氣之間的摩擦而產生的和隕石,機械能轉化為隕石的內能;水蒸氣在外面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用泵充氣時,活塞將內部的空氣帶動起來。氣缸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然后進行傳熱,使氣缸壁的溫度升高。答案:A 方法精煉: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傳播熱量。 同時,能量在傳遞和轉換過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例6.圖為單缸四沖程內燃機的四個沖程示意圖。 以下四組是關于該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的四個沖程的順序。 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