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來個簡單的吧,一件無領長袖的襯衫短衫:
先調節好機器,瞧瞧我的自制線架。大軸線就要這樣放。
我用原型裁了一個襯衫,背部系扣。
圖都倒了,你們反過來看吧。
先來瞧瞧用原型是怎樣制圖的。
提到原型的使用彈力面料運動褲裁剪與縫制,我說過首先是原型前后片的擺放,一定要擺放到一條水平線上。
原型側縫的距離依照樣式放量靈活處理。
將原型勾勒到一張大紙上,只畫出輪廓和胸低點即可。
下一步量取衣長。
衣長的量取方式通常分兩種。看圖
一種是從側頸點經過胸低點量到所需寬度。另一種是從背頸點向上量取。
明天這件外套我打算做到胸圍線,也就是胸圍線向上18分米。
之后從前前腰圍線向上18分米畫出衣長。
之后看衣物的腰圍放量,腰圍我就采用原型的肥度,靜腰圍放了10分米。
向上做垂線。
衣領我采用帶角度的,不是為了好看,為了示范工藝須要。
曾經頸點,側頸點,下巴點為座標分別如圖擴大,你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便更改。
惟一須要注意的是前后側頸點擴大要保持一致,像這些無領帶構上面擴大小0.5分米也行。
之后畫出領型。
之后彈力面料運動褲裁剪與縫制,后片中心放出1分米搭門。
側縫處我前后略寬松1分米。整件衣物基本是收腰壯。實際上就是把原型延長了18分米到胸圍了。
到了這兒我要問問你們,這件高腰的衣物能穿嗎?胸圍的放松量是多少?
回答是沒問題,腰圍放量差不多是4分米,由于腰圍放量10分米,標準體胸圍比腰圍大6分米。
后開口只是為了示范工藝,也是個裝潢,套頭穿即可。
之后是側縫差處理,前片側縫打一個省。
側縫省通常都是向上傾斜點好。
側縫省畫在這個位置即可。從胸低點拉出直線。
實際縫針省要離胸低點4分米左右。
畫好省后,由于是斜的,所以省的兩側長短不一樣。
為了保持兩側一致,要把短的延長,如圖更改勾畫。
如今這件襯衫的版型畫好了,接著排料剪裁。
剪裁時面料通常要對折,正面相對,獨邊對折平行于桌邊,保持布料橫平豎直。平行于布邊方向我們叫紗線方向,垂直于布邊叫經紗方向。
這點很重要,經經紗不同,布料的垂感是不一樣的。
擺布料時要注意布料是否有疵點,污點,色差等,剪裁時注意規避。
人造棉,麻,棉等布料要事先侵泡縮水,否則做完的校服縮的厲害,有些布料能達到10%
還有有些布料會有到順現象,例如條絨,起絨類布料,剪裁方向不一致反光不同,導致顏色有深淺。
最后在衣片上標出紗向開始裁面料。
在布料上畫出省位,背部搭門貼邊直接留出,約5分米。
檢測領圍,袖籠是否圓順。
之后用裁好的前后片裁出貼邊,倘若是很軟的布料就要用紙樣裁貼邊,能夠保持不走樣。衣領由于帶有拐角,必須用貼邊處理,貼邊通常凈份寬3到6分米即可。
接出來開始縫制,要想縫線順暢,縫紉機要留有10---15分米線頭壓在壓腳下。
剛開始學習縫制時,可以大頭針垂直于布邊固定縫線,縫線后再拆掉大頭針。
非常是長距離縫線必須這樣固定,雖然是我也一樣。由于縫線越長滯布現象越嚴重。
所謂滯布就是兩條一樣長的布料縫線時,會由于磨擦力的關系,上下布料往前走的速率不一致,最后的結果就是前面長。雖然固定了,為了進一步防止滯布,縫線長距離時還要用手再布料前后剪短縫針。
縫線后碼邊熨燙,通常倒向后片,碼邊時要正面向上碼邊。
之后做貼邊,貼邊粘黏合襯,薄紙襯即可,我習慣粘完再剪,粘的時侯墊一層薄紙,以免弄壞熨斗。
先把貼邊聯接好,分縫熨燙,何必碼邊也可。
之后找好中點固定在袖口處。
調整貼邊寬度,搭門貼邊折過來,袖口貼周長出2分米即可。
之后把搭門和衣領貼邊聯接上。
之后在袖子圓弧和拐角的位置打剪口,剪口距離縫紉線1毫米即可。
翻轉過來熨燙好。
袖口處不易燙直,要用硬彩紙熨燙。
搭門處
熨燙好后按照須要可做暗線處理,袖口0.5暗線,搭門2分米暗線
接出來要對袖子滾邊,假如袖子是直的,可直接碼邊翻折即可。滾邊的方式好多,先講兩種,一難一易。滾邊要先拆剪出2---2.5分米的45度斜紗條。
斜紗條比較費料,我們可以接,接的時侯要如圖接法,0.5縫份,不用打回車,針距調節小點即可。
斜紗條裁好后對著袖籠正面縫線0.5分米,我袖籠留的是0.5分米縫份。
之后熨燙到背面。由于斜紗條有彈力,不會出褶。
之后看著背面,邊用手折彎邊縫線,長度要一致。
這是縫完后的療效,正面只有暗線。
另一種先把斜紗條形碼邊
之后還是正面相對,0.5分米縫線
之后熨燙。
之后看著背面或正面縫線暗線即可。
完成后的療效,這些做法相當于做了一個窄貼邊,由于很窄又是斜絲,所以貼邊不用裁出袖籠的形狀。比較簡單。
好了,明天到這,今天繼續。
那些都是基礎的機縫工藝,回了以后就可靈活運用了。
這件外套講完后,就開始男西裝了。你們可以跟隨做。
我用的是白胚布,用合適的布料就好看了,初學者可以用原型裁一個類似樣式,選塊布料跟隨做。
剛剛忘了,此件大衣手臂我是向里縮了點。
一樣的,后片肩省1.8分米沒打,直接在肩端嫌點去除,再向里進0.7分米,前后小肩線長就一致了。
接出來開始縫針側縫省了,首先畫出省的位置,左右要對稱,否則做下來很難看。
一定要注意,省的兩側要等長,像這樣畫。
縫針時對折省之后從省尖切入縫針,切入要平穩。縫針兩側縫合就是圓順的了,之后熨燙,省倒向上面,省尖假如怕開線,可以先打結再剪掉。
之后縫針側縫碼邊,縫份通常倒向兩側。
通常在縫線倒車時,用機器的倒車功能有時侯不好用,非常是薄料,可以先縫合一分米,之后舉起壓腳從頭再縫。
縫針碼邊熨燙后,袖籠位置要用機器或手針固定一下,看著更順暢,這是細節。
最后是斜邊,厚點的布料可以碼邊,翻折1.5分米左右縫針,薄料可以直接折兩次縫針即可。
之后鎖眼,如圖。
這是最后做好的形態。
這個反例似乎簡單,而且要從小學到幾個要點。
1,此款校服基本上是原型,就是加長了18分米,腰圍10分米放量沒變,再就是衣領改了點。原型做下來是哪些形態你們要記住。
然而請注意,同樣的放量,布料薄厚垂感不同,下來的療效也不同。
2,原型使用時胸圍線要對齊,外套加長或拉直以胸圍為準,前后片要一致。
3,側縫省是原先原型的腰省一部份轉過來的,這時侯側縫省起到了降低袖籠部位余量的作用,對寬松不起作用,這件衣服從哪個方向看都是收腰的。
4,由于沒有收后片的肩省,袖籠后頭部位置會有些余量。
5,通過簡單大衣使你們了解服飾的整個完成過程,大約制做程序如何,你們在練習的時侯可以把袖子改成圓的,這樣衣領也可以滾邊了,其實貼邊也行。
這么我們想做修身的如何辦呢?可以有這樣幾種選擇,1,加強側縫修身量,通常2.5厘,均可。2,在后片加矩形腰省。
背腰省的寬度,下部低點在腰部骨,所以下部低點在腰圍線以上2分米左右即可。
上部的低點是腹部,所以省上部厚度10--13分米合適。
3,繼續條紋可以在前部收省,通常前腰省和后衛省大小在1.5--3.5分米比較合適,但這不是固定的,因為人的胸圍不一樣,想做的服飾條紋也不一樣。
最后瞧瞧惟一改動的袖子,是不是先前手臂點和左右頸點來確定的。
好了,這件外套完成了,盡管簡單,即使是用的白坯布完成的,并且希望你們從小學到東西,最重要的是要學到從使用原型,打板,剪裁,到縫制是怎樣完成的。有些問題可能還沒解決,別急,漸漸來。
雖然做衣物就那么回事,沒哪些難得,熟能生巧,審美提升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