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吳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庭。
1529年(嘉靖八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吳承恩大約5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修建行臺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跡。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于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年家中富裕安養歸去。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明代小說家。出生于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兒子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1500?--1582?】,江蘇淮安人,出生于一個破落的書香世家。
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一直很不順利,中年以后才取得‘歲貢生’資格,后來當過兩任小官,很不得意。晚年回到故鄉隱居,他的長篇小說《西游記》大約就是這時候寫成的。
可取的話,選我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