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模擬試題
湖北省羅田縣石橋鋪中學 張召雄
考試時間90min 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內3分/題,36分)
1、如圖所示,在演示“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小球,小球被多次彈開,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C.使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長
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2、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以下對生活的觀察解釋正確的是( )
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
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3、酒精涂在人的皮膚上會感到涼,這是因為( )
A.酒精蒸發時,放出熱量
B.酒精蒸發時吸熱,吸熱致冷
C.酒精的溫度低
D.不能確定具體原因
4、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5、下列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
A.塑料直尺
B.筆芯
C.鐵制鉛筆盒
D.金屬小刀片
6、使用下列光學器件其目的是使物體成倒立縮小實像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幻燈機
D.投影儀
7、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4.2m
B.視力表在鏡子中的像與視力表相距4.6m
C.視力表在鏡子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4.6m
D.視力表在鏡子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5.4m
8、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制作的模型照相機,通過調整內外紙筒的距離,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遠處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相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看到遠處的景物的像是虛像
B.如果看到遠處的景物很清晰,那么看近處景物時應該把內紙筒向外拉一些
C.應把內紙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鏡朝較暗的室內
D.凸透鏡與半透明膜之間的距離相當于凸透鏡的焦距
9、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已于2007年10月26日順利升空,目前正在繞月飛行。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引力只有地球的1/6。假如你能有幸登上月球,有關下面的觀察或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鼓面上撒一些紙屑敲擊鼓面會看到紙屑在在跳動的同時聽到鼓聲
B.不能永實驗驗證光的反射規律,因為光在沒有空氣的時候不可能傳播
C.敞開鍋燒開水,水的沸點是1000C
D.你帶上去的國旗在陽光下看依然保持鮮艷的紅色
10、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有人建議用以下幾個實驗,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
A.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小
B.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C.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D.把相同的幾個杯子盛上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擊他們,可以聽到高低不同的聲音
11、下列現象鐘沒有利用回聲的是( )
A.漁民利用聲吶探測魚群
B.醫生利用B超觀察人的身體狀況
C.蝙蝠在飛行過程中靠發出的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的聲波確定目標
D.錄音棚內用軟泡沫塑料隔音
12、在如圖所示電路的四個電路圖中,符合電路的基本組成條件且連接正確的是( )
二、填空題(1分/空 共23分)
13、聲音的傳播需要 , 不能傳遞聲音,當你傾聽他人講話時,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
14、下列器件中,屬于電源的是 ,屬于用電器的是 (只填序號)A.發電機;B.門鈴;C.電池;D.電視機;E、電流表;F、導線;G、開關。
15、如圖所示三支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甲是 ℃,乙是 ℃,丙是 ℃。
16、在圖中 (填甲乙)表示近視眼成像示意圖。矯正遠視眼應該佩戴的眼鏡鏡片是 透鏡(填凹或凸)
17、小剛同學;利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根據所學習的知識完成下列填空:
(1)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的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實像。(填放大、縮小、等大)。
(2)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實像(填倒立 或正立)
(3)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線處,小剛從透鏡的右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正立、 的蠟燭焰的像。(選填放大、等大、縮小)
18、紅外線、紫外線、空氣等都是不可見的。對于不可見的事物,人們是通過某些“效應”去研究的。空氣看不見,但空氣流動能形成風,風吹樹葉樹葉就晃動,我們通過樹葉的晃動,就能知道附近的空氣在流動,樹葉晃動得越厲害,我們就可以知道空氣流動得越快。同樣,紅外線、紫外線雖然看不見,但紅外線可以通過“ 效應”進行感知,紫外線可以通過“ 效應”讓人看得見。驗鈔器是利用紫外線能使鈔票上 發光而制成的。
19、由于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傳統化石能源枯竭,作為新能源的太陽能的應用將更為廣泛,太陽灶就是利用太陽能工作的。太陽灶是 鏡,為了受熱快,必須把被加熱物體放在 。
20、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時,兩只電流表A1、A2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那么通過燈泡L1的電流是 A,通過燈泡L2電流是 A。(甲乙電流表量程都是0.6A)
21、如圖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獲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三、作圖與實驗(22、23t各3分,24t 6分 25t /5分共17分
22、請根據如圖所示實物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3、如圖所示平面鏡M前有一個發光點S,S1是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當平面鏡轉動一個角度后,像的位置為S2,試作出平面鏡新的位置。
24、在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1)說出兩種簡便易行的判斷透鏡是否是凸透鏡的辦法:①
②
(2)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還缺少的是 。
(3)應把凸透鏡、蠟燭、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點燃蠟燭,調節蠟燭、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蠟燭焰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4)當蠟燭在凸透鏡的左側20cm處時,在蠟燭的右側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2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應在桌面上豎立一塊 作為平面鏡,實驗時,要使鏡后的蠟燭與鏡前相同蠟燭的像完全 ,這是為了 ,從而得到像與物體 ,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的結論。
四、探究與體驗(15分)
26、一天,小明上完體育課后去取水喝,由于沒有茶杯子,就用金屬易拉罐來裝水,他感到很燙手,而他覺得平常用玻璃杯裝開水好像沒有這么燙。他想:“各種物質都能傳熱,哪些東西更容易傳熱呢?”他猜想:易拉罐是金屬做的,是不是金屬傳熱本領較大呢?于是他找到了以下器材:一個茶杯、開水、一把塑料調羹、一把木制調羹和一把金屬制的調羹,他想利用這些器材驗證他的猜想。
(1)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2)人們把善于傳熱(或傳熱本領大)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例如金屬就是熱的良導體;人們把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對生活的觀察說出三種熱的不良導體。
27、小名和小紅準備了四五個小燈泡和其他一些合適的電路元件,其中有兩只小燈泡L1、L2的規格完全相同。他們進行了探究實驗,并寫了一份探究報告。
問題: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有什么關系?
猜想:在如圖所示電路中可能會有IC=IA+IB
實驗設計:在如圖電路中分別把電路中A、B、C各點斷開,把電流表接入,測量各點電流,看看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進行實驗: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紀錄數據如下表:
A點電流IA /A
B點電流IB /A
A點電流IC /A
0.2
0.2
0.4
分析論證:由數據可得結論:并聯電路中干路的電流與各支路的電流關系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的和,并且各支路電流相等。
(1)他們探究報告缺少的項目有 和交流。
(2)他們的探究結論是否有問題?請你分析一下結論,其中:
正確的部分是
錯誤的部分是
(3)請分析:從他們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的情況看,導致上述結論中“錯誤部分”的錯誤原因是什么?應該怎么做?
五、應用與創新(9分)
28、“模擬法”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它以真實的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為原型,創造出和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相同或相近的實驗環境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如圖所示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為了讓實驗效果明顯,,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 (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在在蒸發容器中放入 (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
(2)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在錐形瓶口內有 出現,其形成的原因是 在蒸發容器的底部出現了水滴這就形成了“雨”。
(3)結合本卷26小題的知識,你認為如圖中的蒸發容器用 容器為好(選填“金屬”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