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 今年春天,宋雷成了“單身工人”——作為安徽一家童車床出口公司的外貿部長,宋雷最近日程滿滿的參加各種海外展會。 這是為了獲得更多訂單而“努力工作”。
“四天內我們接待了約60名新客戶和20名老客戶,達成了130萬美元的意向訂單。”宋雷說。
中國有句俗話:“勤奮,春天來得早”。 入春以來,中國各地陸續出現“忙施工”、“忙招工”的情況。 各企業紛紛制定年度目標,加大國內外訂單處理力度,市場活躍度也不斷增強。
2月22日,哈爾濱電氣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金工分公司中小型件數字化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正在觀摩智能設備運行情況。新華社記者 攝汪建偉
統計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升至50.8%,重回擴張區間。 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2%和53.0%,比上月上升2.4和4.0個百分點。 制造業生產需求景氣水平明顯恢復。
入春以來,國內多省份陸續公布了重點建設項目。 奮力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新生產力、為未來發展積蓄新潛力的局面正在形成。
地處長三角地區的安徽省日前宣布,2024年將啟動第二批41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3208.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52.1億元。 項目涉及制造業、基建、民生等行業。 場地。 其中,新興產業項目252個,占比60.7%。
在西南腹地貴州省,華為云智能計算基地項目近日正式落地貴安新區。 將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計算中心。
貴安新區項目負責人表示,華為云智能計算基地項目的實施,將助力貴安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內算力基地,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系統,形成大中小一體化、上下游一體化。 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月發表評論文章稱力和機械,中國2024年初推出的本土投資項目具有“明顯的科學色彩”,展現出“攀登價值鏈、發展新增長引擎的雄心”。
在銅陵安徽六國化工有限公司包裝車間,機械臂上下飛行,整齊地碼放一袋??袋重化肥。
六國化工信息中心負責人表示,應用工業互聯網后,公司磷酸提取率平均提高0.79%,每年節約磷礦資源6000余噸,減少磷石膏固體廢棄物約10000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業互聯網巧妙運用于生產控制,技術潛力日益轉化為工業動能。
上海已建成的智能工廠,生產效率平均提高50%,運營成本平均降低30%; 隆基綠能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西安電池工廠擁有智能制造,確保平均每0.8秒就有一顆太陽能電池下線; 福建寧德時代提倡極限制造,將產品不良率控制在十億分之一。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信息顯示,“十四五”中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三五”初期的8%左右提高到17%。 %。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善杰表示,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生產力,不僅會發展自身,還將注入更多活力。更多新資源投入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 強大的驅動力給跨國公司帶來巨大的商機。
數據顯示力和機械,1-2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其中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2%,集成電路制造業同比增長21.6%,智能無人機制造業同比增長18.2%。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外資企業加緊布局中國經濟“新軌道”,深度融入中國產業鏈。
就在上個月,松下控股集團在江蘇省蘇州市啟動了新的半導體電子材料生產線項目。 將建設5萬平方米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工廠,打造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產基地。
德國大眾集團宣布計劃與小鵬汽車聯合開發兩款針對中國中型車市場的智能網聯車型。 首批車型將于2026年在合肥投產; 阿斯利康將投資4.75億美元在江蘇無錫高新區建設新車小分子創新藥工廠; 西門子與四川省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智能交通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中國新的發展理念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讓我們思考以新的姿態調整投資方向,通過創新保持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 松下控股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郎說道。
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研究員表示,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新生產力,科技進步創新新動能正在逐步培育。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智造,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 (記者:黃洋、馬欣然、王奧娜、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