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連接器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能夠識別實際情況中的連接器,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了解船閘的工作原理,并能利用連接器原理講解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體驗利用“液片模型”推導連接器原理的過程,使學生了解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通過分析連接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體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主動將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意識; 通過對連接器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 教學重難點: (1)連接器原理及應用 (2)通過“液片模型”推導連接器原理的過程 3 課程類型:新型教學 4 電教設備、教具、實驗工具:電子白板多媒體、PPT、連接器、軟管、紅水、植物油等。 5個教學過程場景介紹:通過詢問學生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在哪里,引導學生了解三峽水電站車站長2309.5米,寬185米連通器,有急流和瀑布。 從百多米高空急速落下,巨大的落差使三峽大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這不僅引導學生愛國,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下游的船只逆流而上時,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些船只提升到100多米的高度? 提醒學生利用連接器的原理在河壩上建造船閘,從而引出新的課程。 教學活動 活動一【講座】教學過程及內容 新課學習:(1)給出四張圖,讓學生觀察:這四張圖有哪些共同的結構特點?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并得出結論:(上端開口、下部相連的容器稱為連接件。) (2)做出判斷(一個是連接件,一個上部沒有開口)下部分與另一端沒有連接)判斷下圖誰是? 誰不是? 為什么? (3)連接器的特點:a. 猜想:當連接器注入水時連通器,各個容器的水面有什么關系?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實驗觀察到,當連接器內的水不流動時,每個容器內的水面始終保持水平。 b. 如果將另一種液體放入連接器中,當液體不流動時,每個容器中的液位是否會保持水平? 繼續實驗,將植物油放入連接器中。 研究發現,無論連接器的形狀如何,無論添加何種液體,當液體不流動時,各個容器內的液位始終保持相等。 這概括了連接器的特點:當連接器中的相同液體不流動時,每個容器中的液位保持水平。 這時候同學們肯定會有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理論推導:假設連接器底部有液體片AB(設AB的面積為S)。 AB 受到左側液體的壓力 F left ,也受到右側液體的壓力 F right 。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