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與密度》知識點復習
1.質量:
(1)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究竟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t=103kg、1kg=103g、1g=103mg。
同時,還要注意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的質量大小。如: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約60kg、一個普通中學生體重約50kg;一粒雞蛋質量約50g、一個蘋果質量約150g。
(3)?測量質量的基本工具:天平。還有桿秤、案秤、臺秤、磅秤、電子秤等日常使用的工具;天平有很多種如:物理天平、分析天平、電光分析天平、超微量天平等;在實驗室里常用的是: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
(1)構造:
(2)使用:可分為兩個步驟,即天平平衡的調節和稱量時的調節。
①天平平衡的調節可用下面幾句口訣來記憶:水平放穩,游碼歸零,(指針、平衡螺母)右偏左調,左偏右調,左右一樣,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的調節可用下面口訣:左物右碼,添大減小,微量移碼,指針對中,天平平衡,記錄讀數,不忘游碼。(在稱量過程中不得移動天平和調節平衡螺絲母)
③讀數規則:m左=m右+m游。
④使用時注意被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也不能小于它的感量;增減砝碼時用鑷子輕拿輕放,以免損壞刀口;保持天平、砝碼的干燥、清潔,以防銹蝕。
3.密度:
(1)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①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這個比值對同種物質而言是恒定的,但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知道物質的種類即應視為知道它的密度。同一種物質的密度隨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②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但ρ的大小與質量m和體積V無關,它是由物質的種類來決定的,因為當某種物質的質量變化時,跟隨變化的是物體的體積,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③密度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米3,即:kg/m3;常用的有:克/厘米3,即:g/cm3。
1 g/cm3=103 kg/m3
(2)密度的測量:
①測量原理:根據ρ=m/V,只要用天平測出物質的質量,用量筒或量杯測出物質的體積,就可以算出(間接測出)物質的密度。
②量筒或量杯的使用:A、注意觀察:單位、量程和分度值;
B、注意單位的換算:1mL=1cm3,
1L=103mL=103cm3。
③記錄讀數時要讓視線與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頂部相平。
④要注意漂浮于水面、溶于水、吸水的物質體積的測量。如:蠟、木塊、熟石灰、磚等,可用針壓法、懸錘法或排砂法測量會減小誤差。
(3)、密度問題的計算:
????① “知二求一”由密度的定義式ρ=可知此式揭示了三個物理量(ρ、m、V)之間的關系,顯然知道了其中二個物理量即可求出第三個物理量。
即:ρ=m/V、m=ρV、V=m/ρ。
????②會用“比”來求有關問題
?? ? ??a.若V1=V2,則:
。
????即在體積相等時物質的質量與其密度成正比。
????注意:此結論不能說成體積相等時,密度與質量成正比。因為密度是物質特性之一,它由物質種類決定,與其質量大小無關。例如一杯水與一桶水,質量不等但它們的密度相等。
????b.若m1=m2,則:
????即:質量相等時體積與密度成反比。
????c.若ρ1=ρ2,則:
????即: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