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大爆炸)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致密致熱的奇點膨脹到現在的狀態的。大爆炸理論是宇宙物理學(physical cosmology)關于宇宙起源的理論。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是在大約140億年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狀態演變而來的。本理論產生于觀測到的哈勃定律下星系遠離的速度,同時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弗里德曼模型(Friedmann model),宇宙空間可能膨脹。延伸(Extrapolate)(數學上同插值(intepolation)相反)到過去,這些觀測結果顯示宇宙是從一個起始狀態膨脹而來。在這個起始狀態中,宇宙的物質和能量的溫度和密度極高。至于在此之前發生了什么,廣義相對論認為有一個引力奇點(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但物理學家對此意見并不統一。
大爆炸一詞在狹義上是指宇宙形成最初一段時間所經歷的劇烈變化,這段時間通過計算大概在距今137億(1.37 × 1010)年前;但在廣義上指當今流行的揭示宇宙起源和膨脹的理論。這一理論的直接推論是我們今天所處的宇宙同昨天或者明天的宇宙不同。根據這一理論,喬治·蓋莫夫(George Gamow)在1948年預測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1960年代,這一輻射被探測到,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論,從而否定了另一個比較流行的穩恒態宇宙理論(steady stat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