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要求學生根據廣東省高考考點,使用游標卡尺、螺旋千分尺測量長度,掌握測量長度的原理和方法。 114. 研究右圖中點定時器鋪設的紙帶高中物理彈簧分力實驗,進行勻速變速直線運動。 選擇標記清楚的高中物理彈簧分力實驗,丟棄一開始密集的,從方便測量的地方取一個起點o,然后取一個計數點a、b、c、d。 (每五個間隔)。 測量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 s。
1.s
2.s3...利用鋪好的紙帶,可以:求任意計數點對應的瞬時速度v:例如,其中T=50.02s=0.1s)用“逐步法”求A; 利用上圖中任意相鄰的兩個位移來求a; 利用vt圖像求A:求A、B、C、D、E、F點的瞬時速度并畫圖。注意事項
1、計算加速度時,每五個時間間隔取一個計數點進行計算。
2、計數點數應保證至少兩位有效數字。 115.探索彈力與彈簧伸長率之間的關系(胡克定律)。 探索性實驗利用右側裝置改變鉤碼數量,測量多組彈簧總長度和拉力(鉤碼總重量)的對應值,并填入表格。 計算相應彈簧的伸長率。 在坐標系中畫出點,根據點的分布畫出彈力f隨伸長量x變化的圖像,從而確定f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并解釋式中常數的物理意義和單位。函數表達式。 在這個實驗中,要注意區分彈簧的總長度和彈簧的延伸量。 對于探索性實驗,嘗試根據繪制點的方向來判斷函數關系。 這與驗證性實驗不同。 116、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的驗證 目的:通過實驗研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從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 設備:方板、白紙、圖釘、橡皮條、彈簧秤(2)、直尺、三角板、細鐵絲。 該實驗使用彼此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來產生相同的效果。 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看平行四邊形法則計算出的合力是否等于這個力。 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則力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律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