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推出和抓住的過程中,小孩、冰車和箱子的總動量守恒.要想剛能避免相碰,要求抓住后甲和乙的速度正好相等.由此就可求得推出時的最小速度.
設箱子推出后其速度為v,甲孩的速度為v1,根據動量守恒可得
mv+Mv1=(m+M)v0 (a)
設乙孩抓住箱子后其速度為v2,根據動量守恒可得
(m+M)v2=mv-Mv0. (b)
剛好不相碰的條件要求
v1=v2. (c)
由(a)、(b)、(c)三式可解得
代入數值可得
v=5.2米/秒.
(2)設推出時甲對箱子做功為W,根據功能關系可知
代入數值可得
W=1.7×102焦耳.
86年的高考題
CD之間的距離1m
點A時軌道對小物體的彈力質量未知,求不出
我高一高二的時候理化大概70分左右,中等水平,但是到了高三,居然能提到90多分了。以下是我摸索出來的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哈! 第一,要多做各種類型的題,特別是課本例題后的習題,別認為那太簡單,全部做過一遍,絕對有收益。 第二,做題時,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解決。物理最好能畫圖分析物理過程,就是怎么受力的?有哪些狀態。。。。只要找出有用信息,別的都可以忽略不計,對照著題目給的情景,公式一套就完事了。這是現學現用的能力,要做多了題就熟練了,做的時候,以及做完后,都要想想,多總結規律,最好能舉一反三。所以做題千萬不要只求盲目的多做,要求有質量有目的的做。 第三,要精選一套好的學習輔助工具資料,我那時候用的是vcm仿真實驗,我每天抽20分鐘做一個實驗,做完實驗就做里面高考實驗專題,我覺得效果很好。因為很多理化的知識點都是通過實驗串起來的,實驗熟了,思維很開闊,做其他的題目時思路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