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速度;
⑵ 力的概念、力的圖示和兩力平衡的條件;
⑶ 密度的概念;
⑷ 壓強的概念
⑸ 阿基米德原理
⑹ 杠桿的平衡條件;
⑺ 功和功率的概念;
⑻ 電流、電阻、電功、電功率的概念;
⑼ 歐姆定律;
⑽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計算;
⑾ 光的反射和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⑿ 凸透鏡成像的特點;
⒀ 熱量、比熱容兩概念和熱量計算;
⒁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以及液體沸騰的特點。
1.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2. 機械運動——參照物
3. 機械運動——速度
4. 質量與密度:質量與密度的測量、密度特點與應用
5. 認識力——力和力的測量:力的定義、力的單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6. 認識力——重力
7. 認識力——摩擦力
8. 認識力——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個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
11. 力與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12. 力與運動——慣性
13. 壓力與壓強:壓力和壓強概念、壓強計算、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
14. 液體壓強:P=ρgh
15. 大氣壓強: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大氣壓的變化、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16.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體沉浮條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簡單機械——杠桿與杠桿的平衡條件
20. 簡單機械——滑輪、滑輪組
21. 簡單機械——杠桿與滑輪作圖
22. 簡單機械——斜面
23.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機械效率
27. 機械能:決定動能與勢能大小的因素、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機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