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2-3(一)光與光學儀器1.內容標準(1)通過實驗,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會測定材料的折射率。(2)認識光的全反射現象。初步了解光導纖維的工作原理和光纖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光纖技術對經濟社會生活的重大影響。例1 演示光沿水柱(或彎曲的玻璃柱)的傳播。例2 觀察光纜的結構。(3)探究并理解透鏡成像的規律。會測定凸透鏡的焦距。例3 通過實驗和作圖,研究透鏡成像規律。例4 用公式表示透鏡成像規律。(4)了解照相機的主要技術參數的含義。知道顯微鏡、望遠鏡的原理。例5 在曝光量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光圈和快門的組合改變景深。例6 初步了解照相機自動測光、測距的原理。例7 了解開普勒望遠鏡和伽利略望遠鏡的結構。(5)通過實驗認識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現象以及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例8 用偏振片觀察玻璃面反射光、天空散射光的偏振現象。(6)了解激光的特性和應用。了解常見固體和氣體激光器的原理。舉例說明激光技術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例9 用激光筆進行光的干涉和衍射實驗(禁止用激光直射眼睛)。例10 了解激光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7)知道新型電光源的特點以及應用。例11 觀察高壓汞燈的結構,了解它的發光原理。對比鹵鎢燈和普通白熾燈的不同特點。例12 研究攝像機或數碼相機白平衡控制鍵的作用,體會在不同光源下所攝圖像的區別。2.活動建議(1)自制簡易望遠鏡,用望遠鏡觀察星空,與同學交流觀察結果。(2)到眼鏡店了解驗光配鏡原理,參觀磨制鏡片的過程。(3)調查市場上各種照相機的新功能。(4)幫助生物實驗室的教師保養和維修顯微鏡。(5)用偏振片鑒別普通玻璃和天然水晶,探究這種技術的物理原理。(6)用發光二極管制作電源開關指示器。(7)在教師指導下用數碼相機攝影,并討論數碼相機和普通相機的不同特點。(二)原子結構與核技術1.內容標準(1)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結構。知道某些原子核會發生衰變。會用半衰期表示衰變的速度。了解衰變的應用。例1 知道用碳14測定古木年代的原理。(2)知道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及其特性。知道射線對生物體的作用。列舉射線在醫療等方面的主要應用。知道射線的危害和防護。例2 了解核電站放射性廢料妥善處理的必要性和常用方法。例3 初步了解利用射線治療癌癥的原理。例4 調查醫療成像技術近年來的發展。(3)初步了解放射性同位素概念以及應用。(4)知道核裂變和鏈式反應,初步了解反應堆的類型和工作原理。知道核電站的工作模式。知道大眾傳媒中經常涉及的核武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特點和防護要領。(5)知道核聚變。關注可控聚變反應的研究進展。例5 分析對等離子體進行磁約束的原理,了解這方面的進展。(6)討論核能的應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2.活動建議(1)調查本地使用射線的情況。(2)訪問醫院,了解放射診斷和放射治療的發展情況,參觀放射診斷和放射治療設備,了解放射源使用后的處理方法。(3)調查常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和相關的國家標準。(4)收集資料,分析世界和我國核電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寫出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