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效率(1)
學習目標
(1)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含義。
(2)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機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
(3)能夠運用公式進行相關計算。
課前復習****br/>1. 如果一個物體作用在另一個物體上,在力學中就說力做了功。 功的計算公式為。 單位是: 。
2、做功的原則是:使用機械時,人所做的功不會少于不使用時所做的功,即使使用任何機器。
3.(2011年曲靖中考)潛水員體重400N。 在一次用3m板跳水的比賽中,跳板把他彈到了離水面4m的高度。 從跳板上彈起后斜面拉物體拉力f怎么算,跳板的彈力對他所做的功為J; ,這個過程中重力對他所做的功為J,他下落的平均速度約為
多發性硬化癥。
學習新知識
1.閱讀課本P107,想討論并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一堆重100N的沙子要運到三樓。
1. 類型 1:在沙子上完成的工作:
為克服體重所做的工作:
克服桶的重量所做的功:
總工作量:
在沙子上所做的功占總功的百分比:
2、第二種:對沙子所做的功:拉力:
繩子移動的距離; 張力所做的功:
在沙子上所做的功占總功的百分比(拉力所做的功):
如下圖所示的三種方法中,第一種方法需要克服、做工作,第二種方法需要克服、做工作。 三是克服困難、奮發有為。
3、第三種:在沙子上所做的功: 張力:繩子移動的距離;
拉力所做的功:在沙子上所做的功占總功(拉力所做的功)的百分比:
以上三種方法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為什么?
2.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機械效率
閱讀教材P108頁,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面的過程中,無論我們采取哪種方法,每種方法中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工作。 這樣做的功德稱為。
2.在上面的第二種方法中,為了讓沙子到達第三層,你必須克服并努力。這部分不是我們需要的
,但它被稱為必須完成的工作。 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就是總功。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
3、現實生活中斜面拉物體拉力f怎么算,人們總是希望在總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較小,而在總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較高。
(1)比率 機械效率常用的表示方法。 公式為: 。
(2)機器運轉時存在??摩擦力,必須克服摩擦力。 總是小于總功,因此機械效率總是小于。
(3)起重機機械效率一般,滑輪組機械效率一般,水泵機械效率一般。
問題一:機械效率有可能大于1嗎? 有沒有機械效率100%的機器? 為什么?
問題2: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課堂練習****br/>1. 如圖所示,當沙子被推到斜坡上時,有用功、總功、額外功和機械效率分別是多少?
2、如圖所示,工人使用滑輪組勻速提升200N的負載。 使用的拉力為125N。 繩子的自由端被拉下 10 米。 工人所做的總功為 J,有用功為 J,附加功為 J。
3、如圖所示,拉力F=80N,物體重力G=120N,若勻速拉動繩子自由端S=4m,物體被提升的距離h= 2m,求:
①.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②. 拉力所做的總功 W 總
③.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4.,×104J,那么起重機額外做了多少功?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機械效率 (2)
【學習目標】
(1)懂得用斜面拉物體時如何計算有用功和總功。
(2)能夠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并利用受控變量法進行探索性實驗。
【重溫舊知識】
起重機將重 3600N 的貨物提升 4m。 如果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