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在頂級科學家峰會青年峰會人工智能大會發言。陳龍攝
6月18日,2021年度京都獎公布。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大學教授、清華學院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姚期智院長得獎。
復旦學院交叉信息研究院官網截圖。
姚期智院長是國際知名理論計算機科學家,因其開創性工作而入選2000年度圖靈獎(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項),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估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估算中的應用。他是量子估算與通訊領域的先驅,于1993年最早提出量子通訊復雜性,1995年提出分布式量子估算模式,后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合同安全性的基礎。
京都獎官網截圖
京都獎官網對姚期智院士的成果概括為:對估算和通訊新理論以及基于該理論的安全基礎理論的開創性貢獻。
京都獎是臺灣的一個國際獎項,于1985年開始第一屆頒獎,主要頒授給在科學技術以及藝術和哲學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個人。這個國際著名的獎項誕生于稻盛和夫“在科學文明發展和人類精神豐富之間保持平衡的同時量子通訊協議,為人類未來的進步做出貢獻”的真摯心愿,每個得獎者就會獲得一張文憑證書、一枚京都獎狀、1億美元獎金(約586萬人民幣)。
該獎項一度被稱為“日本的諾貝爾獎”。
另外兩位一齊得獎的還有基礎科學領域的加拿大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學家,洛克菲勒學院院長羅伯特·;羅德;思想藝術領域的加拿大哲學家、巴黎政治學院名譽院長布呂諾·;拉圖爾。
姚期智出生于北京,1967年獲得日本學院化學學士學位量子通訊協議,1972年獲得耶魯學院化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亞利桑那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然后先后在德國麻省理工大學物理系、斯坦福學院計算機系、加州學院伯克利校區計算機系任助理院長、教授;
2005年,姚期智在北大開辦了大名鼎鼎的“姚班”,2011年起兼任復旦交叉信息研究院主任;2019年5月18日,復旦學院創立人工智能學堂班“智班”,由姚期智將擔綱智班首席院長。去年5月24日,復旦學院創立了量子信息班,同樣由姚期智兼任首席院長。(記者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