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可否認高中物理的確不容易,首先你要對物理有興趣,不要害怕物理,上課要認真聽講,不懂要問;
②首先學物理不可以就是單純的去記公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為什么公式是這樣的,物理學中基本上公式都會給詳細的說明,還有很多讓你們自己去親自動手做實驗的,通過這些你也會更加的了解和熟悉這些公式,如果你只是機械的記憶那肯定是不行的,很快就會忘記的,有的公式是在一定條件下才可以使用的,如果你只是記得了,那么到考試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就很容易錯;
③向物理學習好的同學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
④老師平時的總結很重要,要認真聽,認真記;
⑤切記不要死記硬背物理公式,要搞明白公式是怎么來的,這個很重要;
⑥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學好,祝你成功,希望采納!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的產生: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傳聲。
聲波:發聲體振動會使傳聲的空氣(介質)的疏密發生變化而產生聲波。(水波和聲波類比)
決定聲速快慢的因素:1、介質種類。2、介質溫度。
記住:15℃速度:340m/s。
實驗:測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1、? 兩人相距s(如:300m,距離不要太短,否則時間太短,測不準)
2、? 甲點燃爆竹。
3、? 乙看見爆竹爆炸的火光時開始計時,聽到爆竹聲時計時結束,測出時間t
4、? 計算:v=s/t
回聲:聲音的一種反射現象。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收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
☆運動會上進行百米賽跑時,終點裁判員應看到槍發煙時記時。若聽到槍聲再記時,則記錄時間比實際跑步時間要 晚 (早、晚)0.29s (當時空氣15℃)。
☆下列實驗和實例,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時可觀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不同;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停止。
☆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證明桌子的振動?
可在桌上撒些米粒,這些米粒在敲打桌子時會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