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nRT
P為氣壓,V為體積,
n為氣體的物質的量,R為氣體常數,R=8.315,T為開式溫度。
76cmhg=0.76*13.6=10.3mH2O
湖底 T1=273.2+8 P1=18+10.3
湖面 T2=273.2+24 P2=10.3
PV=nRT;V=nRT/P
V2/V1=T2/T1*P1/P2=297.2/281.2*28.3/10.3=2.9
V2=2.9*4/3*0.1^3=0.0039 cm^3
半徑約2.9^(1/3)*0.1=0.142cm 膨脹40%
分子本身的體積和分子間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計的氣體,稱為是理想氣體
?性質: ? ? ?
? ? ? ?1.分子體積與氣體體積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2.分子之間沒有相互吸引力; 3.分子之間及分子與器壁之間發生的碰撞不造成動能損失; 4.在容器中,在未碰撞時考慮為作勻速運動,氣體分子碰撞時發生速度交換,無動能損失; 5.理想氣體的內能是分子動能之和。
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完全氣體 在各種溫度、壓強的條件下,其狀態皆服從方程pV=nRT的理想氣體又稱完全氣體(perfect gas),是理論上假想的一種把實際氣體性質加以簡化的氣體。人們把假想的,在任何情況下都嚴格遵守氣體三定律的氣體稱為理想氣體。就是說:一切實際氣體并不嚴格遵循這些定律,只有在溫度較高,壓強不大時,偏離才不顯著。所以一般可認為溫度大于500K或者壓強不高于1.01×10^5帕時的氣體為理想氣體。 進一步說,理想氣體是實際氣體在壓強不斷降低情況下的極限,或者說是當壓強趨近于零時所有氣體的共同特性,即零壓時所有實際氣體都具有理想氣體性質。在n、T一定時,則pV=常數,即其壓強與體積成反比,這就是波義耳定律(Boyle's law)。若n、p一定,則V/T=常數,即氣體體積與其溫度成正比,就是蓋·呂薩克定律(J.L.Gay-Lus-sac's law)。理想氣體在理論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實際工作中可利用它的有關性質與規律作近似計算。二、理想化的模型 理想氣體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實際并不存在。實際氣體中,凡是本身不易被液化的氣體,它們的性質很近似理想氣體,其中最接近理想氣體的是氫氣和氦氣。一般氣體在壓強不太大、溫度不太低的條件下,它們的性質也非常接近理想氣體。因此常常把實際氣體當作理想氣體來處理。這樣對研究問題,尤其是計算方面可以大大簡化。三、高壓或低溫氣體 高壓或低溫氣體的狀態變化就較顯著地偏離氣態方程,對方程需要按實際情況加以修正。修正的方法很多,過去常用的一種修正方程叫做范德華方程。它是以考慮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本身的體積為前提,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進行修正的。 現在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常用的有virial,rk,srk,qr方程。
你可以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作答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望采納啊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