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超聲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進行超聲焊接、鉆孔、固體的粉碎、乳化 、脫氣、除塵、去鍋垢、清洗、滅菌,超聲波探傷、測厚、測距、遙控和超聲成像技術。實際點呢,可以聲納定位,b超,清洗精密儀器
2,次聲波,頻率超出人耳的接收頻率
3,超聲波,次聲波傳播的特點是,能量衰減小,易受重力影響,而超聲波能量大,且攜帶信息多,目前,人類對超聲波的研究深,容易掌握
4,應該與密度有關,可能是氫氣遇冷,體積收縮,氣球發出聲音
人類的聽覺很靈敏,從每秒振動16Hz到20 000Hz的聲波都能聽到。
所以應該是超聲波。
我想沒那么好的哨子能吹出15~16的聲波吧。
我記得大象能聽到次聲波
聲 現 象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V固體>V液體>V空氣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m/s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樂音 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樂音。
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用來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
5、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6、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7、噪聲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消聲)、傳播過程中(吸聲)和人耳處(隔聲)減弱.
8、超聲與次聲
正常入耳朵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
超聲的應用:傳遞能量:碎石。傳遞信息:B超、聲納定位、超聲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