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專業需要必修這門課,這是一門課,不是某個課的一部分!
而其他專業如果需要學《大學物理》這門課的話,需要有一章內容是講相對論的,但一般不會仔細講,因為,這個大學物理老師也不會。
不會的意思,不是完全不懂,而是不完全懂,事實上,全世界沒有幾個人敢說自己完全懂相對論。因為相對論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現有人類感知領域了。
(人類只能感知低速中觀現象。低速,即以人類的能力,即使考慮高速攝像器材,也只能感知到公里每微秒級別的速度,也就是大概1000倍音速左右的速度,而對相對論討論的接近光速的速度,人類無法感知!而中觀,即人類對于小于原子級別的微觀,以及大于星系級別的宏觀,都無法感知,只能感知這之間的中觀物體,而相對論最大的適用范圍,正是微觀的量子力學部分,和宏觀的高速天文學部分,這些,人類現在都只能猜測,不能直接感知。)
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說過,物理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但是,相對論無法用實驗直接驗證。只能間接證明,用相對論的理論推導,應該會出現現象A,而用經典物理推導,不會出現現象A,然后去實驗,看看A會不會出現。現在證明出來A會出現,所以認為相對論是對的,但事實上,它不一定是對的。也許A的出現,應該用另外一種理論來解釋,而相對論只是剛好體現了這種現象A而已。有這種可能性,因為,相對論無法直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