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 定義: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平衡的狀態: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平衡的條件:1.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即受力物體相同;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應用:1.根據平衡狀態可以判定物體受力的大小、方向;2.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判斷運動狀態。 補充:合力:若一個梨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產生的效果相同,那么這個力就是那幾個力的合力。 ( 注:二力平衡最好跟一對相互作用力相區分,一對相互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區別在于,一對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物體不同,即受力物體不同。)
第六章
一.透鏡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焦點: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F點會聚,F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
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鏡,會聚(或發散)作用越明顯。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質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像
u>2f 2f>v>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F2) 五.二力平衡 1.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平衡。平衡的物體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狀態叫做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4.受平衡力時,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運動狀態不變。 六.牛頓第一定律 1.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個規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 2.物體操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第八章 一.壓力 1.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2.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 3.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 4.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下。 二.壓強 1.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義: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做壓強。 3.公式:P=F/S;(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4.單位:帕斯卡。Pa 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牛。 5.增大壓強的方法: 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 6.減小壓強的方法: 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一定,減小壓力。 三.液體內部壓強 1.液體內部壓強的產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1)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 在液體內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3) 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4.連通器:上部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連通器的特點:如果連通器中只裝一種液體,那么液體靜止時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總是相平的。 連通器的應用: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統;水位計;牲畜自動飲水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