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核內部本身的因素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物理或化學狀態無關.例如,一種放射性元素,不管它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還是和其他元素形成化會物,或者對它施加壓力,或者增高它的溫度,都不能改變它的半衰期.這是因為衰變發生在原子核的內部,壓力、溫度與其他元素的化合等,都不會影響原子核的結構.
這是 高中物理 教科書上的原句
(1)0℃,壓強為1atm,則氣體摩爾體積為Vm=22.4L/mol
物質的量n=V/Vm=0.448L/22.4L/mol=0.02mol
質量=n·M=0.02×84(精確是83.8)=1.68g
(2)22年是兩個半衰期,兩年之后剩余的氪氣:
0.448÷22=0.112L(這個體積是相對于標準狀態的)
由PV=nTR (*)
V不變、R為常,n=0.112/22.4=0.005mol
兩種情況下(*)式相除:
P1 T1n1 101k 273×0.02
--- = ------- => ------- = --------------- =>P2≈34.5KPa
P2 T2n2 P2 373×0.005
此題目并沒有用到物質衰變的相關知識,只要知道半衰期的含義即可;主要是高中的化學物理知識。只需要將“原子核β衰變”當作題目背景即可。
你只需要知道半衰期就行哈:每過一個半衰期,物質的原子就會有一半發生衰變
第11年末是0.224L,第22年末0.1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