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中物理的圖象問題,一,二,三章主要是位移-時間圖象和速度-時間圖象:
首先,對于位移時間圖象來說:
1。圖象反應的是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所以可以從圖象中讀出任一時刻所對應的位移。
2。對于位移-時間圖象來說,直線的傾斜程度反應的是速度的大小,即圖象的斜率反應的是速度,斜率為正則速度沿正方向,斜率為負則速度沿負方向。若為直線則好辦,斜率即為初中所學一次函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若為曲線,則需要作曲線上的切線,而切線就反應速度是這一點所對應的速度。
3。若位移-時間圖象是一條平行于X軸的直線,則表示該物體一直靜止。
4。注意,位移-時間圖象不是反應的是物體運動折軌跡而是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其次,對于速度時間-圖象來說:
1。圖象反應的是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所以從圖象上可以讀出任一時刻所對應的速度。
2。對于速度-時間圖象來說,直線的傾斜程度反應的是加速度的大小,即圖象的斜率反應的是加速度,斜率為正則加速度沿正方向,斜率為負則加速度沿負方向。
3。若圖象為一條傾斜的直線且斜率為正則表示物體作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圖象為一條傾斜的直線且斜率為負則表示物體作勻減速直線運動。
4。若直線為平行于X軸的直線且不是X軸,則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若圖象就是X軸,則表示物體一直靜止。
5。速度-時間圖象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在這段時間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