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A、聲音是由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 人的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B、聲音傳播靠介質:氣體(空氣);液體;固體
C、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
固體傳聲最快,氣體傳聲較慢 重點:真空不能傳聲
D、聽到聲音的條件:物體振動發出聲音;介質振動傳播聲音;人耳鼓膜振動聽到聲音
E、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
人耳要辨別回聲的條件: 回聲跟原聲要間隔0.1s以上;人距離障礙物至少17米
F、利用聲音(回聲)測量距離S=V.T Sˊ=1/2S
2、樂音與噪聲
A、樂音:物體有規則的振動,悅耳好聽的聲音
樂音的三個特性:響度、音調、音色
B、響度:聲音的強弱用響度表示 響度的大小跟振幅、發聲體的距離有關
聲音的大小(響度)的單位:分貝(dB)
C、音調:聲音的高低有音調來表示
頻率:物體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f
頻率的單位:赫茲HZ
音調的高低跟頻率有關:頻率高,音調高;頻率低,音調低
D、音色(音品):聲音的品質和特色
用音色辨別各種樂器和不同人發出的聲音
人的音色跟年齡,健康狀況有關
E、噪聲:物理定義:物體不規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
環保定義:影響他人正常休息,學習,工作的聲音
F、減小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消聲器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關門窗,植樹,隔音墻
在接收出減弱(人耳)減弱
2、超聲與次聲
A、正常人耳的聽音頻率范圍20HZ-20000HZ
B、超聲: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
超聲的應用:導航,定位,測距,B超,金屬探傷,超聲潔牙等等
C、次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
次聲的產生:火山爆發,地震,風暴,核彈爆炸,導彈發射等
能量大的次聲破壞力很強
D、聲音除了傳播信息外,同時還能傳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