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那么九年級物理第一冊怎么學呢? 以下是編者編寫的上海科技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的部分電子教材,僅供參考。
九年級電子物理完整教材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材】。 關注后,在對話框中回復【9】即可獲取九年級語文、九年級數學、九年級英語電子教材資源。
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額定電壓: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P量=U量 I量=U2量/RA 某燈泡標有“-25”表示:普通照明、額定電壓220V、額定功率25W燈泡。 如果我們知道燈“正常點亮”,就可以知道該燈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25W,額定電流I=P/U=0。 11A燈絲電阻R=U2/P=2936Ω。
實際功率隨電壓變化根據P=U2/R變化
②根據P=U2/R,如果U減少到原來的1/n
例如: U 實際 = 12U 金額 P 實際 = 14P 金額
當U實數>U量 P實數>P量 長期使用影響電器壽命(燈亮強)
Pact=0 電器燒壞(燈絲燒壞)
當U real = U 額頭時,P real = P 額頭(燈正常發(fā)光)
當U為實數時
當U實數>U量,P實數>P量時,長期使用會影響電器壽命(燈會強烈發(fā)光,有時會損壞電器)
當U real > U ,P real = 0時,電器燒壞(燈絲燒壞)
⑶燈管L1“”、燈管L2“”相比,L1燈絲粗短,L2燈絲細長。
判斷燈絲電阻的技巧:“大(功率)粗短,小(功率)細長”(U和額頭同理)
當兩個燈串聯(lián)時,燈L2點亮; 當兩個燈并聯(lián)時,燈L1點亮。
判斷哪個燈亮的公式是“小串(功率)和大”(U和額頭相同)
⑷“1度”的規(guī)定:1kw的電器工作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
P=W/t可以使用兩組單位:“W、J、s”、“kw、kwh、h”
初中物理第一冊練習題
1. 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入括號內)
1.下列現象中,表明分子不斷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A.將方糖放入水中,水變得更甜。 B、灑水車向地面噴水。
C. 掃地時,我看到陽光下空氣中灰塵飛揚。 D、將沙粒放入水中,水變渾濁。
2、青菜腌制成咸菜一般需要幾天的時間,但炒青菜出咸味只需要幾分鐘。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鹽分子太小初中物理滬科版九年級,很容易進入蔬菜內部。 B. 鹽分子之間存在排斥力。
C、綠色蔬菜的分子之間有空隙,容易擴散。 D、炒菜時溫度高,分子運動加快。
3. 壓縮固體和液體很難解釋分子間()
A. 分子間存在斥力。 B. 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 分子不斷滴落并做不規(guī)則運動。 D. 固體和液體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4. 物質的狀態(tài)由()決定。
A. 物質的溫度 B. 物體內分子不規(guī)則運動的強度
C.物質的分子結構 D.物質內分子力的大小
5. 下列關于物體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越大,內能越大。 B. 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但有內能。
C. 內能與溫度有關,所以0°C的水沒有內能。 D. 溫度較高的物體一定比溫度較低的物體具有更大的內能。
6.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物體吸收熱量時,其溫度必然升高。 B. 當物體溫度升高時,它一定吸收了熱量。
C.如果物體的溫度保持不變,就不會吸熱或放熱。 D.隨著物體溫度的升高,其內能也會增加。
7. 下列例子中,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將火柴頭放在火上點燃,以提高火柴頭的溫度。 B、冬天,人們圍著火爐取暖,感到溫暖。
C. 雙手互相摩擦時感覺溫暖。 D、盆內水溫在陽光照射下升高。
8. 勺子的溫度升高了 ( )
A. 它一定吸收了熱量。 B. 它一定已經將熱量傳遞給了其他物體。
C.它的熱量必須增加 D.它的內能必須增加
9. 關于溫度、傳熱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高的物體具有更多的熱量。 B. 熱量總是從熱量較高的物體傳遞到熱量較少的物體。
C. 熱量總是從溫度較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物體。 D. 溫度較低的物體含有較少的熱量。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使用半杯煤油時,其比熱容降低至原值的二分之一。 B、吸收更多熱量的物質必定具有更大的比熱容。
C.高溫物體必須釋放更多的熱量。 D、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 煤油的溫度升高高于水的溫度。
九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卷
九年級是初中生最關鍵的一年。 每個學生最終都希望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等學校。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 在“以學生為本”“以此為基礎”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制定如下計劃:
1.學術狀況分析
1. 學生
九年級的學生接觸物理一年了,有些概念很抽象。 對于從感性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學生來說初中物理滬科版九年級,理解起來并不容易。 學生們都生活在農村地區(qū),知識基礎相對狹窄。 雖然他們在小學自然科學課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基礎,但從整個物理知識體系來看,他們只學到了最基本、最基礎的物理知識。 ,學到的知識比較簡單。 作為中考必修科目,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師資
我教初中物理已有幾年了。 我對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不太了解。 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比高中生差,需要老師的及時引導和孜孜不倦的教導。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教師,當務之急是轉變角色,多了解初中生的行為特征。
2. 教材分析
我校使用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本教材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教材的結構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對規(guī)律的了解、便于探究的需要而設計的。 書中包含許多開放性問題和實踐性話題,充分體現STS思想,同時注重擴大學生數量。 書中的知識方面都收集了,收集了一些非常有用、有趣的知識,形式力求生動活潑。 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初步了解力與運動、力與機械、壓力與浮力、功與機械能、熱與能量等一些基本物理現象和物理定律,知道物理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括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2)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能夠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夠測量一些基本物理量。
(3)能夠記錄實驗數據,懂得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能夠撰寫簡單的實驗報告,能夠使用科學術語、簡單的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 流程與方法
(1)體驗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夠簡單描述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 能夠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問題。 具備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問能力。
(2)具有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收集、處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3)學會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總結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并嘗試運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來解釋某些具體問題。 具有初步的分析總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有對科學知識的渴求,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物理原理,勇于探索生活用品或新裝置中的物理原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和社會實踐。 愿意參加觀察、實驗、生產、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
(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夠體會到克服困難、解決身體問題的快樂。
(三)初步了解科學及相關技術對社會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生活的影響,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
四、具體方案和措施:
1、加強自身業(yè)務理論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虛心向老老師學習,多聽他們的課,每周不少于一節(jié)課,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2、認真鉆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注重教材體系,抓住重點難點。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種實驗,并控制好實驗。
3、精心備課,根據不同班級類型,精心設計每一個學習計劃,讓學習計劃真正服務于課堂和學生,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從45分鐘中得到效益; 我力爭本學年系列課程的完成符合標準。
4、注意調節(jié)課堂氣氛。 初中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 上課時,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5、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指導學生建立“問題記錄本”,要求每個學生每天提出一個問題; 建立“錯題記錄本”,不遺漏任何錯題; 并引導學生預習、復習、解決問題。 能力;
6、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中做筆記、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防止學生不做作業(yè)或少做作業(yè),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yè); 教育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每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終生的樂趣。
7、嚴格要求學生,不能放松任何細節(jié)的管理。 但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必須嚴而有情,嚴而有節(jié)。 凡事都要以擺事實講道理為主,注重說服教育,不能一味批評指責。
8、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投影、錄像、錄音、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9、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運用科學的興趣。
10、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教科書里有很多科學家、愛國者、唯物主義者。 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就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熱愛科學、熱愛祖國。 品質優(yōu)良。
五節(jié)課時間表
第 1 周第 11 章多彩物質世界第 1 節(jié)和第 2 節(jié)第 2 周第 11 章多彩物質世界第 3 節(jié)
第 3 周,第 11 章,多彩的物質世界,第 4 節(jié)和第 5 節(jié),第 4 周,第一次月考
第 5 周第 12 章運動和力量第 1 和 2 節(jié)第 6 周第 12 章運動和力量第 3 和 4 節(jié)
第 7 周第 12 章運動和力第 5 節(jié)和第 6 節(jié)第 8 周第 13 章力和機械第 1 節(jié)和第 2 節(jié)
第 9 周第 13 章力量和機械第 3 周第 10 章第 13 章力量和機械第 4 節(jié)和第 5 節(jié)
第 11 周,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試) 第 12 周,第 14 章,壓力和浮力,第 1 節(jié)
第十三周,第 14 章,壓力和浮力,第 2 節(jié)和第 3 節(jié),第十三周,第 14 章,壓力和浮力,第 4 節(jié)和第 5 節(jié)。
第 14 章,壓力和浮力,第 5 章和第 6 章,第 14 章,第 5 章和第 6 章,第三個月檢查,第 14 周
第 15 周第 15 章功和機械能第 1 周第 16 周第 15 章功和機械能第 2 節(jié)
第 17 周第 15 章功和機械能第 2 周第 18 周第 15 章功和機械能第 3 節(jié)
第19周 第15章 功與機械能 第四、五周 第20周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
初中物理期末考試復習計劃
1、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的學習已進入最后的沖刺狀態(tài)。 有的同學已經進入了沖刺狀態(tài)。 有些學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需要重新樹立信心。 有的學生當時學得不好,需要重新學習。 這是一個關鍵時期。 教學中更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動手動腦,引導學生改進學習策略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復習意識。
2、審核目的:
1、查漏補缺,加強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中低層學生的成績;
3、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為中考做好準備。
3.回顧要點:
1、考試須知中要求的基礎知識;
2、關鍵實驗、書籍插圖等的內涵和外延;
3、提高學生能力,系統(tǒng)化知識;
4.科學探究方法的應用;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復習難點:
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真正理解知識并靈活運用
五、具體安排:
審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八年級上冊和下冊基礎知識復習。 這些內容學生們學習了很長時間物理資源網,大部分都已經忘記了。 通過復習,學生可以回憶起丟失的知識并能夠運用; 并在審查期間穿插綜合性研究。 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助于記憶和提高九年級知識。 時間安排在三月和四月初。
第二部分:分塊復習和綜合復習同時進行,分塊復習(力、熱、聲、光、電),重點是機電,綜合復習,練習幾套類似中考的綜合題,時間安排在4月中下旬。
第三部分:中考模擬訓練與專題復習同時進行。 時間安排在5月和6月。 進入總復習階段,以模擬和自編綜合題為主,針對中學生復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穿插復習。
6. 審查策略:
基于學生對八年級知識的遺忘,九年級剛上完印象深刻的情況,在復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力爭把復習落到實處。 要根據各班實際情況確定抓的邊緣學生,并注重學生的落實。 要特別注意幫助物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課堂上多關注學生的情緒,盡力調節(jié)課堂氣氛,多提問,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投入到學習氛圍中,積極思考; 采用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做,充分發(fā)揮每堂課的效率; 課后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質量、數量、質量各方面。 從中考的角度來看,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中考類型題是分層布置的。 這樣,一些薄弱的學生就可以接受。 ,更好的學生可以鞏固和提高; 課后,做好輔導工作。 個別學生存在無意識問題,教師必須發(fā)揮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 對學生多一些情感投入,對一些特殊學生多一些關愛。 完成上述任務后,需要立即反饋,看看學生掌握得如何。 考核時注重基礎知識,少量疑難題目,讓學生感覺不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