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學科學第20課斜面作用的教學設計,共8頁。 教案主要包括場景與問題、探索與發(fā)現、應用與拓展、課堂總結等內容,歡迎您下載使用。
項目名
《傾斜的函數》
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研究斜面的作用”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了解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越平緩(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活動二“卷起斜面”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認識螺旋線是一個變形的斜面。 除了節(jié)省勞動力之外,還可以節(jié)省空間。 應用與拓展 《尋找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觀察、分析現象、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反思評價等科學探究能力; 并激勵學生。 對探索斜面感興趣; 幫助學生樹立實事求是、注重證據、樂于與他人合作探索、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綜合考慮大家的意見,形成集體觀點。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斜面的作用。
學術分析
簡單的坡口機包括坡口機、楔子機和螺旋機。 這些是機械中常用的簡單機器。 使用斜面將物體提升到一定高度時,斜面的斜度不同,所用的力也不同。 坡度越?。雌露仍介L),花費的力氣就越少。
從生活經驗來看,學生經常使用斜坡這樣簡單的工具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商場使用自動扶梯、使用斜坡推自行車等。這些生活經歷讓學生初步感覺使用斜坡可以省力; 在思維水平上,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根據實驗現象總結出斜坡的作用,為學生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核心教學
目標
1. 學習目標描述: 知識目標:
(1). 知道坡度可以省力。 坡度越緩(即坡度越?。?,越容易省力。
(2)。 了解螺旋線是變形的斜面,不僅可以節(jié)省勞力,還可以節(jié)省空間。
(3)。 能夠利用斜坡等簡單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流程及方法:
(1). 根據現實生活中使用斜坡將自行車推到高處的例子提出可探索的問題。
(2)。 根據假設,設計不同坡度具有不同省力效果的實驗,并完成實驗。
(3)。 通過卷起斜面體驗螺旋的優(yōu)點。
(4)。 尋找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
(1). 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探索斜面效應的興趣。
(2)。 樹立實事求是、注重證據、愿意與他人合作探索、形成集體意見的科學態(tài)度。
2、學習分析內容:本課根據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研究斜面的作用”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了解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越平緩(即坡度越?。┰绞×?。 活動二“卷起斜面”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認識螺旋線是一個變形的斜面。 除了節(jié)省勞動力之外,還可以節(jié)省空間。 應用與拓展 《尋找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3、學科核心能力分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觀察、分析現象、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反思與評價等科學探究能力; 激發(fā)學生探索斜面的興趣; 幫助學生樹立實事求是、注重證據、愿意與他人合作探索和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綜合考慮大家的意見,形成集體觀點。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斜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
了解斜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教學法
獨立探究、小組討論、提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測力計、木板、木塊、重物等。
學生準備:科學活動書。
教學流程
1. 場景和問題
生活中,我們經常利用斜坡將電動車、自行車推到高處。 這個斜坡也是一個簡單的機器,稱為斜坡。 斜角有什么作用?
在本節(jié)中,我們將研究斜面的作用。
主題:20 斜面的作用
2. 探索與發(fā)現
1.研究斜面的作用
想一想,當把一個物體提升到一定高度時,使用斜面和不使用斜面有什么區(qū)別呢? (出示教材第60頁的圖片)
想一想:重物被舉到相同的高度嗎? 重物被提升時移動的距離是否相同? 舉起重物時是否有其他物體幫助支撐該重物?
重物被提升到相同的高度,但提升時行進的距離不同。 左圖舉起的距離較短,右圖舉起的距離較長。 當重物舉起時,左圖中沒有其他物體支撐它,而右圖中有一個傾斜的表面支撐該物體。
通過以上思考,我認為斜角具有省力的作用。
按照下圖進行實驗,驗證你的假設是否正確,并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一
(1) 用測力計測量直接舉起物體所用的力。
(2) 搭建一個斜坡,用測力計測量沿斜坡提升物體所用的力。
(3) 使用不同的物體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注意:被舉起物體的高度必須相同; 所選坡度必須平滑; 拉動物體時,用力必須均勻; 物體滑動過程中必須及時記錄測功機指示。
傾斜動作實驗記錄表
不同的改進方法
舉起不同的物體
我的發(fā)現
用于直接舉起物體的力
傾斜表面省力
利用斜面提起物體的力
2.0
2.6
3.1
4.4
使用不同長度的斜面將物體提升到相同高度所用的力是否相同?
實驗2
(1)修建三個等高、不同長度的斜坡。
(2)用測力計測量沿斜坡提升物體時所用的力,并記錄實驗結果。
不同長度斜面影響實驗記錄表
直接舉起物體的力
沿不同斜度提升物體的力
我的發(fā)現
5.6
4.9
4.1
坡度越長,越容易省力。
(用1、2、3表示從短到長的斜率)
從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斜面具有省力作用; 利用斜面將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 斜面越長越省力。
1.將斜角“卷”起來
根據圖片做實驗,觀察斜面卷起后會是什么樣子?
實驗方法:
(1)從A4紙上剪出兩個斜面。 斜面的長與高之比為2:1。
(2) 將其中一個斜角卷在鉛筆上。
(3) 假設有一只螞蟻分別從兩個斜坡的底部向上爬,并畫出爬行路線。
思考:比較兩張圖中螞蟻的路徑。 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滾壓坡口有哪些優(yōu)點?
相似之處:路線長度相同,攀爬高度相同。
區(qū)別:左圖是直線,右圖是曲線。
卷斜角的優(yōu)點:除了具有省力的效果外,還可以節(jié)省空間。
3、應用與擴展
尋找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簡單的斜面機械有斜面、楔子、螺旋等,螺旋是斜面的變形。 斜面廣泛應用于日常生產和生活中。
觀察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記錄下來并制作幻燈片。
現實生活中斜面的例子:
①蜿蜒的山路; ②螺旋千斤頂; ③活動斜板④螺旋樓梯⑤木螺絲; ⑥刀片、斧頭 ⑦自動扶梯 ⑧傾斜輸送帶 ⑨斜坡 ⑩工業(yè)滑道等
4. 課程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斜面,了解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與平面的傾斜角度越大,斜面越短,省力越小,但距離會省。 斜面與平面的傾角越小、斜面越長,省力越大,但移動距離也越長。 傾斜可以用相對較小的力將物體從較低的地方提升到較高的地方,但提升物體的路徑長度會增加。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不僅僅是知識的總結,更是為了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建立的過程,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版式設計
20 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省力但延長距離
螺旋:是斜面的變形斜面越長越省力對嗎,既省力又省空間。
課后作業(yè)
從課后練習中選擇。
教學反思
亮點: 1、創(chuàng)設情境物理資源網,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2、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課程結構清晰。 準備部分、基礎部分、收尾部分銜接科學,過渡自然。 4、教學內容豐富,聯系實際,適當拓展。
缺點: 1、課堂細節(jié)講解不夠。 2、學生積極性不夠。 3、整個教室的氣氛不是很活躍斜面越長越省力對嗎,學生不是很興奮,上課有點不愿意放手。
課堂教學建議: 1、利用主題圖開展學習活動。 2.引導學生總結“斜面的作用”。 3、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整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