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托力,這樣的力叫做浮力。用符號F浮表示,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2.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跟物體浸沒液體中的深度無關,跟物體的體積、密度、質量等 無關。浸沒在水中的籃球,上浮時,在露出水面之前,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從露出水面到漂浮過程,它受到的浮力變小。漂浮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3.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4.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物體受到液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5.物體重6N,體積為1dm3,把它輕輕放入水中,則靜止后這物體受到的浮力是6N。 6.掛在彈簧秤上的金屬塊逐漸浸入水中時,金屬塊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這些力的方向分別是豎直向下、豎直向上和豎直向上,這些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彈簧秤和水。此時,彈簧秤的示數逐漸減小,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 7.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熱氣球和魚靠改變自身體積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8.物體的浮沉條件是: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時,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就會上浮;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時,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就會下沉;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時,物體懸浮或者漂浮。f浮>G物(ρ液>ρ物)時,物體上浮;F浮>G物(ρ液<ρ物)時,物體下沉;f浮=g物(ρ液=ρ物)時,物體懸浮;f浮=g物(ρ液>ρ物)時,物體漂浮。 9.由于輪船總是漂浮在水面。當一艘輪船從大海駛向河里時,它的重力不變,它受到的浮力不變,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會下沉一些;當船從河里駛向大海時,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會上浮一些。 10.四種求浮力的方法: (1)、稱重法:F浮=G-F示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漂浮或懸浮法:F浮=G物 (只適用于漂浮或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