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磁通量是穿過線圈的磁感線的條數,單位是韋伯,磁通量不是單位面積穿過的磁感線的多少.故A錯誤.
B、磁感應強度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磁感應強度越大,表示磁場越強.故B錯誤.
C、由Φ=BS得:B=
Φ
S ,可見,磁通密度
Φ
S 就是磁感應強度B,描述磁場強弱的物理量,其單位是“特斯拉”.故C正確.
D、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垂直于磁場的平面S,磁通量為Φ=BS,磁通密度是B.故D錯誤.
故選C
磁通量減小,則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相同
磁通量增大,則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相反
總之磁通量變化所導致的感應電流所產生的感應磁場,總是與原來的磁通量的變化趨勢相反,總是有不讓總磁通量變化的搗亂趨勢
解釋:標準解釋有兩種:(已經超出高考考綱,但在競賽和自主招生考綱內)
1.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可以微分成每一段導體)與磁場發生相對運動時,是導體中的自由電子隨導體一起運動,受到的洛倫茲力的一個分力使自由電子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這種情況產生的電流有時稱為動生電流。
2.穿過閉合電路的磁場發生變化時,根據電磁場理論,變化的磁場周圍產生電場,電場使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這種情況產生的電流有時稱為感生電流。
但是可以統一歸納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而我的結論是立足于楞次定律的另一種表述: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此處感應電流的原因即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為反抗這種原因,導致感應電流周圍所產生的感應磁場努力使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盡量不要變化,所以感應電流所產生的感應磁場,總是與原來的磁通量的變化趨勢相反,總是有不讓總磁通量變化的搗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