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路時,腳與地面一般都沒有相對滑動,但有相對滑動趨勢。如何判斷這滑動趨勢的方向呢?假設地面是光滑的,比如人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行走時,后腳總是向后滑動。由此可以判斷人在粗糙水平路面上行走時,腳相對地面有向后滑動的趨勢,故人所受地面對人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前.
靜摩擦力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有關系,動摩擦力沒有關系。
實際情況就是最大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如,用彈簧秤拉一靜止在粗糙水平面的滑塊,力逐漸增大,當力為f(就是最大靜摩擦力)時候滑塊動了起來,如果隨后滑塊作勻速運動,則我們將看到彈簧秤的示數(滑動摩擦力)小于f。
當外力加大到使物體開始移動的一瞬間,靜摩擦力增大到了最大值,稱為最大靜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的大小有關,其值要略大于滑動摩擦力,但是有時候人們為了計算方便就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或者說,最大靜摩擦力的摩擦系數>滑動摩擦力的摩擦系數
就是這樣
不同,由最大靜摩擦力:F=μN 知該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為400*0.25=100N。
所以用300N的力拉他,該物體就會滑動,所受的摩擦力即使滑動摩擦力即最大靜摩擦力:100N。
而用50N的力拉他,由于拉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所以物體不動,所受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即拉力5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