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教研專題設計方案
惠農區回民學校:寇志霞
選題原因
首先本教研專題的研究要使教師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學生學習好的保證,同時也應該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其次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課例研究及圍繞專題進行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學水平,幫助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效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
設計方案
一、 指導思想
本專題研究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導性,實效性,強化教研活動的針對性,提升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的
教師方面
1、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2、能夠形成一套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和方法。
學生方面
1、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2、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三、研究內容
教師如何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培養低年級(第一學段)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是在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評價的的運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等等,目的就是如何幫助低年級學生在每一節數學課上逐步養成聽、說、看、想、做、寫等方面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具體安排
(一)活動時間:每周周二下午教研活動日
(二)地點:多媒體教室
(三)活動方案
思路:本教研活動以課例研究為載體,在課例中有針對性開展該專題的研究,通過對三位做課教師的教學剖析和探討,找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
1、活動形式:課例主題研討
2、人員安排
主持人:教研組長
主講人:一、二、三年級數學教師共三位
參與人:數學組成員
總結人:教研員
記錄人:教研組長
3、活動程序:學(理論學習)——研(構思教學設計)——講(課堂實踐)——評(反思、評議)——改(課堂再實踐)。分為三個階段:學習研討、上課實踐、反思改進、再實踐提高。
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學習、研討
1、 理論學習
2、 構思教學設計,進行集體備課。
第二階段:學習、實踐
1、 觀看低年級數學教學典型課例。
2、 進行低年級教學實踐活動,上研討課。
3、課后反思,評議。
第三階段:再實踐、再提高
經過實踐反思,修改教學設計,進行再一次的上課實踐反思過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這一階段可以多次循環,在不斷實踐反思改進中提高。
五、預期的教研效果
1、每位數學教師在幫助學生在聽、說、看、做、寫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些個人的策略及方法。
2、教師在使用教材、設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會做的更有效。
3、幫助學生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數學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