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怎么又不夠用了
一、教材分析
“數怎么又不夠用了”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是第三學段數系擴張的最后一個階段,中學階段的多數問題是在實數范圍內進行的,同時實數也是后繼內容學習的基礎。本章在有理數和勾股定理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數系的第二次擴張,引入無理數,將有理數擴充到實數范圍,使學生對于數的認識進一步深入。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六年級上學期已經經歷了數系的第一次擴張——即在小學非負有理數知識的基礎上引進負數,對于數的了解擴充到有理數的范圍,并學習了有理數的運算。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可以接受來自數學知識內部的更大的挑戰,并進行深入的數學思考和探索,這些都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活動,讓學生感受無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斷給出的數是否為有理數,并能說出理由。
3、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探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讓學生經歷無理數的發現過程,感知生活中確實存在不同于有理數的數。
2、會判斷一個數是否為有理數。
難點:1、把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動手操作過程。
2、判斷一個數是否為有理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小學我們學習了非負數,在初一又學習了負數,即把正數、零擴充到有理數范圍,那么有理數能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嗎?
【通過回顧所學的數,引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活動一:
師:同學們,請你們每四人一組,用自己準備好的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和剪刀,動手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得到一個大的正方形。
【通過這個動手活動,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探索,然后展示學生的剪拼方法】
師:請各小組說一說自己的剪拼方法
小組1發言人:將兩個小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成一個大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