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中階段選科最難的學生,都是成績一般,沒有特別突出的科目,不能說各科都很好,但也不會很差。
比如這次期末考試,小麗物理78分,化學80分,生物82分,政治76分,歷史80分,地理82分,這些都是原始分數,那么我該如何選科才能讓自己受益呢?
其實,一些學生和家長之所以看到這樣的成績而感到迷茫、拿不定主意,是因為存在錯誤的認識。
1.錯誤的比較方法
很多學生和家長對這六門科目的分數線相差無幾感到困惑,只看六門科目的差距是不夠的,六門科目之間橫向比較的方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正確的比較方法是縱向比較。這是什么意思呢?我以物理為例。
上面那個小麗同學的物理成績是78分,如果全校2000人參加這次期末考試物理資源網,很多學生的成績都不會太高,因為題目難度太大,高分學生很少,78分的同學可能排在500名左右。
同樣,小麗的生物成績是82分。如果單純拿物理來比較,顯然她這次的成績比物理要好,而且也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但由于這次期末考試的生物題目比較簡單,很多同學的成績都在80分以上。小麗的82分在2000名同學中排在第1100名。
顯然,小麗在物理這門課上比別人有優勢,雖然她的生物成績比物理高,但跟別人比起來明顯落后了。新高考是分級分制,名次越高,優勢越大,分數越高,反之亦然。
2.如何選擇科目,才能達到各科目均衡?
對于各科成績相近的學生,如何更加科學地選擇科目,李老師給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 不要用單一分數來選擇科目
很多學生看到期末考試成績,有的科目考得好,有的科目考得不好高中物理地理分數,就以此作為選課的依據,這是不科學的。
有些科目你這次可能考得比較好,因為比較容易;但下次考得比較難,你也許會考得很差。因此,你應該根據入學以來參加的所有考試的結果,對自身進行整體評估。
2. 不要根據絕對分數選擇科目
每門科目的絕對分數其實沒什么意義,題目簡單高中物理地理分數,絕對分數自然就高,題目難,絕對分數自然就低,要注意自己原來的分數排名,排名靠前的,即使絕對分數低也要選。
堅持縱向比較,摒棄橫向比較。學科之間的比較毫無意義,沒有參考價值,只能誤導你的學科選擇。
3. 選擇具有相對優勢的學科
有些學生可能沒有什么強項,但他們仍然應該選擇最好的科目。例如,如果物理和地理的分數差不多,但地理排名較高,那么他們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地理。
如果兩個學科的排名很接近,相對優勢不是很大,此時可以添加其他因素,比如興趣、愛好、專業影響力等。
總之,高中生選課只要把握好這幾個原則就不會有太多問題,一是不要看原分數,要看原分數的排名,二是即使沒有絕對優勢也要選擇有相對優勢的科目,選最好的,不選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