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科技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我國要想實現關鍵技術從“0到1”的突破,搶占科技制高點,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急需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
科學興趣是拔尖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素質,武漢市這所高中在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已走在了全國前列。
01
近千人參加。
瑞盛科技節江城火爆開啟!
5、4、3、2、1!一枚又一枚“火箭”升空;一架大型無人機飛過操場上空,放出無數朵如天上花朵般的小“飛機”;在化學、生物實驗成果展示區,家長們紛紛評價:“泡菜做得好,果酒也喝得很香。”
這些有趣的場景,就在日前舉行的武漢瑞盛學校第十六屆科技節上發生過。
據了解,這些高端、好玩、有科技感的設備,是瑞盛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成果,前來參觀的家長們驚呼:“沒想到高中還有這么多科技活動!”
另一邊,學校多功能樓大禮堂,榮獲IRO國際大賽銀獎、全國青少年科學大賽一等獎、ICC全球發明大會全國大賽銀獎等22位年度科技之星輪番上臺領獎。
東西湖區教育局陳良軍局長為獲獎者頒獎
據悉,前不久,瑞勝學校學子在第25屆IRO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中斬獲6枚獎牌,本次比賽共有來自30個成員國的1500余人參賽,瑞勝學校榮獲3銀3銅。
科技成果的取得,與學校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密不可分。據悉,瑞盛學校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多功能實驗大樓,以及機器人競賽訓練、AI人工智能實驗、航空航天模型、3D技術、影視演播室、光伏發電、VR實驗室、天文觀測等8個實踐基地。在學校獨具特色的電子技術課程中,引導學生設計“閃光燈設計”、“液晶顯示屏控制”、“步進電機使用與控制”等解決方案。
瑞生學校八大實踐基地
“實習過程中,學生會查閱大量資料,解決實際問題,不僅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還能學到新知識,這些經歷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李水生校長說。
如今,科技節已經成為瑞盛學校的一大品牌特色,被眾多學生和家長津津樂道。“雖然參加比賽占用一些時間,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利大于弊。”李陽同學說,科研精神是可以傳遞的,這種精神在學習中同樣有用。不少學生家長也表示,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孩子的學習熱情更加濃厚,成績也明顯提高。
此外,本次科技節上高中物理的八個功能部分,瑞勝學校的招生咨詢簽約也十分火爆,家長們在參觀完科技節后紛紛前往學校招生辦公室進行咨詢,與瑞勝科技創新班進行簽約。
02
多元化發展、實踐教育,
愿每一位學子都能成長、成功!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舵手,校長的教育理念決定著一所學校的發展方向。作為瑞生學校的舵手,李水生校長用高瞻遠矚的教育理念引領著學校的發展。瑞生學校創辦之初,招收的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行為習慣也較差。如何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培養成才?為此,他帶領廣大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多元發展、踐行育人”的辦學新理念,確立了“愛心鋪路、嚴格科學”的教育方針,并制定了一整套相應的制度和措施。
李水生校長踐行教育思想研討會暨瑞生學校成果交流會
01
立足個性,構筑多元化發展的立交橋。
李水生校長認為,要關注學生個性,聚焦學生特長,挖掘學生潛能,給每一位學生一條出路。基于這一思路,學校采取一系列舉措,探索“搭建普通高中學生多元發展立交橋”的理論與實踐,以“四育人”為基礎,以文科、理科、藝術、體育、留學為多層立交橋,實行全員導師制,考核學生共同目標和個性化目標。
2009年多向發展立交橋課題被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2013年經過幾年的研究、探索和實踐,該課題順利結題,得到了課題結題專家的一致好評。
02
以實踐育人,培養學生終身發展能力。
2009年,李水生校長提出了“實踐育人”的辦學新理念,并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措施。他認為,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才是最有效的。因此,他把高中的實踐活動定義為:凡是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的活動,都可以稱為實踐活動。
同年,教育部將瑞生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百所特色(實驗)高中之一。全省共有2所高中入選,另一所是華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兩所學校的專題研究項目均被確定為教育部重點項目。2021年,瑞生的《實踐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再次被湖北省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確定為重點項目。
瑞盛“構建普通高中學生全面多元發展立交橋通道”項目被確定為教育部重點項目
瑞生所“實踐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
此后,瑞生學校大力建設實踐基地,成立實踐教育辦公室,開設實踐課程,開辦了武漢市首個“科技創新實驗班”,開設了科技必修課、科技選修課、科技探索課、科技前沿課四大類,這些科技課程構成了學校科技教學的完整體系。
瑞盛實踐教育基地
03
實踐育人碩果累累,多元化發展捷報頻傳。
隨著“多元發展、實踐育人”辦學理念的探索與實踐,瑞生學校學子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以學促學、學行并舉、知行合一。
首先,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未來的選擇更加多元。以謝瑞航為例,雖然入學時他的外語成績幾乎是空白,但通過在機器人創新、文化學習等方面的努力,他不僅獲得了第26屆湖北省科技創新機器人大賽高中組亞軍,還獲得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畢業后,他在光谷創辦了一家科技公司,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部分學生在瑞盛科技實踐活動照片
二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并將其轉化為學習能力。例如,從小就喜愛航模的高文澤在科技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一架飛行器,其創新性引起了校長的注意。他將科技實踐的思維模式運用到美術學習中,最終在武漢音樂學院專業考試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音樂學院。
三是學生在專利申請、成果轉化、競賽獲獎等方面碩果累累。針對學校升旗儀式上音樂播放與升旗速度不匹配的問題,吳倩、孟昭芬、余凡琪等學生設計了自動升旗桿;針對晾曬衣服占用空間太大的問題,洪文、陳文等學生設計了“簡易樹”晾衣架……據悉,多年來,該校已有30余名學生申請專利,2名學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6名學生參加國際發明展。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欄目專門來武漢采訪了獲得發明展創意金獎的李想。
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瑞生學子科學發明,楚天都市報頭版報道
楚天都市報報道瑞高大一學生發明滅蟑神器獲金牌
眾多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科技競賽,在國內、國際賽事中,瑞生學子披著五星紅旗為國爭光。去年,學校被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選入“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學校名單。
瑞盛部分科技競賽、專利申請、成果轉化照片
“通過科技實踐活動,學生們不僅獲得了獎項,還獲得了創新的熱情和主動性。可以說,培養這樣的創新思維,是當今教育工作者應該肩負的責任。”學校領導說。
03
連續五年成功,
科技創新班高考成績輝煌!
在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科技實踐活動也提升了學生的高考成績。22年來,瑞生學校在校生數量、考上一本線的學生數量、高考600分以上學生數量不斷攀升,學校實力最強的班級“科技創新班”從高考一到五年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瑞生2019年首屆理科創新班:蔣義珊高考成績655分(高出一本線150分),位列全省19.6萬名理科生第1130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本、碩、博研究生。
*前三名:655分、622分、621分,在全省19.6萬名理科生中分別位列1130名、5239名、5427名。
*重點本科錄取率達90%以上,位居省、市示范性高中前列。
*2020級瑞盛第二屆科技創新班:邱天同學以高考成績644分(高出一本線123分)的成績,在全省近20萬名理科生中名列3512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
*重點本科專業通過率達90%以上。
*2021級瑞生第三屆理科創新班:李睿高考成績676分(高出一本線156分),在全省近20萬理科生中名列第375名,考入南京大學。
*前三名分別為676分、645分、637分,位列全省第375名、3426名、4923名。
*班級重點本科生(專升本分數線520分)率達95%,平均成績達582分。
*2022級瑞盛四期科技創新班:物理最高分627分(湖北省排名第2837位),第一志愿歷史最高分615分(湖北省排名第564位)。
*科技創新班600分以上學生5人,580分以上學生14人。
*重點本科專業上線率達94%以上。
*2023級瑞盛第五屆科技創新班:陳晨高考成績667分(高出一本線142分),在全省22萬余名物理考生中名列1233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該班有2名子女考入華中科技大學,3名子女考入武漢大學。
*前三名分別為667分、659分、654分,位列全省第1233位、第2108位、第2854位。
*科技創新班640分以上學生7人,600分以上學生12人。
*重點本科通過率95%,平均成績579分。
綜上所述:
瑞生科技創新班歷年所取得的優異成績高中物理的八個功能部分,正是李水生校長提出的“實踐育人”理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真實體現。
科技競賽與創新活動作為瑞生學校的發展利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進了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校競爭力、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緊密對接,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學生的能力不僅體現在高考成績和科技競賽上,還體現在大學學習和之后的工作創業上,真正讓學生受益終身。
武漢瑞生學校
武漢市金銀湖區馬車路6號
(027)/(咨詢)
2024年感染者QQ群:
(一年級微信)
高中新生家長添加微信時請注意:
(學生姓名、三級考試成績、初中)
科技創新類代碼:078
常規班級代碼:188
2024 年高中宣傳冊
(請掃描二維碼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