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沈陽,一位家長的雙胞胎孩子即將參加中考,便托熟人通過關系給孩子找了一位物理老師來補課。
這位老師正好在給親戚家的孩子補課,教一個孩子沒關系,多教幾個孩子也沒關系,于是就通過中間人,把雙胞胎也帶過來補課了。
上輔導班的有4個孩子,一共15天,親戚家的孩子免費,另外3個孩子每節(jié)課收費100元,一共9000元,由兩個老師分攤。
其中雙胞胎家庭支付了6000元,家長在付款的時候還討價還價,想降價1000元,但當時老師沒有同意。
過了一會兒,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
雙胞胎順利拿到高中錄取通知書,該家長就向教育局實名舉報了給她兩個孩子補課的物理老師。
此時情況緊張,加上舉報是實名舉報,教育局立刻通知老師前去談話,有目擊證人和物證,老師也知道補習不合規(guī),于是主動當場退還全部學費。
該局表示,他們會稍后處理此事,先看看家長的態(tài)度。
中間人知道后,非常后悔,主動拿出1000元錢,老師也拿出1000元錢,拿著錢到雙胞胎的家里私了,懇求他們撤回舉報。
家長收了錢,但沒過多久,教育局還是通知該老師去局里寫材料,會不會受到處分還不得而知。
據(jù)悉,該局領導意味深長地詢問這位家長:
“是你主動找老師給你補課的,還找了熟人幫你補課初中補課物理老師,現(xiàn)在都下課了初中補課物理老師,你還舉報老師?是嗎?”
家長們的回答很有趣:
更“精彩”的是這位家長的“證據(jù)收集過程”:
讀完之后,我強忍憤怒,寫下此文,向家長、向孩子、向教育局表達我真實的感受。
致家長
各位家長大家好!
我們必須承認,本案中,老師補課確實存在錯誤。
最嚴“雙減”令明確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輔導,涉事物理老師雖然沒有開班招生,只是讓熟人介紹學生,但這改變不了其有償輔導的事實。
被打得立正,他現(xiàn)在的結局值得同情,但他早就種下了災難的種子。
此外,我還有更多的問題要問您。
你的孩子想上課,中間人好心介紹,談好輔導價格,雙方互利互惠,孩子如果覺得價格不公,可以選擇不上,何必在課后背地里捅你刀子呢?
你舍不得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開始說要少收1000元,后來又說要免費,你覺得老師應該努力工作,不收費也是合理的嗎?
您輔導成功了,兩個孩子也考上了高中,回頭想想,在國家“兩減”政策下,我這是違規(guī)了,您覺得您響應號召,積極投訴,就公平嗎?
你的孩子在上課,老師在盡心盡力,孩子卻在偷偷錄像。誰的主意,做出如此卑鄙的事情?你怎么能做有這種行為的家長?
本來舉報了就沒事了,但你收了中間人2000元的和解費,凈賺了8000元,拿到錢之后又反悔了,是覺得太少了,還是根本就沒想過和解?
現(xiàn)在這件事鬧得這么大,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堅持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什么,還是覺得后悔不該撕破臉?還是覺得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都是老師的錯?
兩個孩子都上了高中,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可為了這么點錢,不但沒能來到老師家里表達感激之情,反而讓老師失望了,還讓孩子背上了壞名聲。
看上去影響的是老師的前途,但實際上受害的卻是兩個即將升入高中的孩子。
每個學校都知道,每個老師都知道,每個同學都知道。
同學們會指指點點說:“就是他,一邊聽老師的補課一邊錄音,這種人還是別跟人交朋友了。”老師們會心生疑惑說:“這個家長舉報了老師,我還是離他遠點,少說話,免得惹上麻煩。”學校也會有所防范,“盡量不要跟這樣的學生和家長打交道,不然學校和老師都難……”
很現(xiàn)實,很殘酷!
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愛打架,而是被拋棄!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你!
看似贏了,其實輸?shù)煤軕K!
為兒童
孩子
首先恭喜你們!你們即將步入高中,初中三年的辛苦沒有白費,高中是更重要的三年,希望你們好好利用。
其次說一下錄音。
我們不知道這是怎么做到的。你是把課文錄下來復習,然后拿來做別的用途嗎?還是和父母商量后完成了“證據(jù)保存任務”?誰想出這個主意的?
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異議?最終執(zhí)行由誰負責?成功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有沒有得到什么獎勵?
你們都才十五六歲,我不想惡意猜測,我寧愿有一些個人證據(jù),而不是課堂錄音。
你們的年齡正是一切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你可惡的父母卻給你們樹立了最壞的榜樣。
這件事情或許很快就結束了,也或許你要承受三年的時間,畢竟你是老師,聽了也會難過,就算知道這背后還有隱情,恐怕也難以親近你。
我還要提醒你,孩子,無論如何,請不要學這種過河拆橋、損人利己的伎倆。
最后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河南洪災期間,一位開挖掘機的年輕人接到朋友電話,請他幫忙拉出一輛泡在水里的車,他二話不說就沖上前去救援。
他來了之后,也有人找他拖車,正常情況下拖車費是200元,但因為距離近,大家都受災,所以他只收了50元。
辛苦了一天,拖了14輛車,拖到第15輛車的時候,車主就不高興了,說是占便宜,要報警,最后我們只賠了30塊錢。
他覺得很委屈,不想再干了,于是有人指責他“不厚道”。他憤怒地表示:
讀完這篇文章,你覺得這個年輕人錯了嗎?或者你認為老師收取額外學費是錯誤的嗎?
我們在新聞里看到太多積極向上的人,他們樂于助人,不求回報,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結果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做好事不求回報,而當老師就意味著要把自己累垮。
但這世界上沒有每天都免費的午餐。
老師不是圣人,他輔導課就是為了賺錢養(yǎng)家,他教你的時候盡心盡力,事后不應該被舉報或者被處罰。
對別人慷慨大方,是一種道德綁架。
因為自己的私心,對幫助自己的人舉起了刀子,這是邪惡的!
致教育局
在家長舉報老師之后,老師立刻退還了學費,顯然老師知道自己闖禍了,退錢是自己的職責。
不過教育局表示,此事的后續(xù)處理“首先要看家長的態(tài)度”。
若不是說了這句話,中間人大概也不會跟老師商量私下解決這件事情了。
明明是明擺著的事,理應如此處理,但教育局卻要根據(jù)家長的態(tài)度來判斷,強迫家長多交2000元,教育局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來以為學生是教育局的天,想不到家長才是教育局頭上懸著的劍。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起與此類似的奇怪報道事件。
兩個月前,河南某班的學生家長集體商議,決定為老師們舉辦一場答謝宴留學之路,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當天,兩位老師在班級家長委員會的再三邀請下參加了會議,會上,家長與老師們談笑風生。
哪知6月17日午飯后,6月18日當?shù)亟逃块T的處理通知就來了。
教育局因違反有關規(guī)定,對教師不準參加謝師宴作出警告。
看完之后,讓人不禁感嘆“這真是一個陷阱!”
我只是為這兩位老師感到惋惜,他們那么努力地教書,最后卻被一場鴻門宴給辜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