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高中物理小貼士專欄的最后一期。
你覺得這道題是什么?注意,當這道題的答案給你的時候,有的同學可能已經學過了,有的同學可能還沒學過。你可以粗略的觀察,把它分成幾個公式,來猜測這道題是選擇題還是填空題。
注意,這是一道選擇題,也是選擇題的最后一道題,也就是2020年高考卷一高中物理的幾大定理,題目如下,有沒有覺得恐怖?答案好長啊,如果真的按照答案來做這道題,估計半個小時都做不出來。所以刷題根本救不了你。在2021年高考物理全卷分析的情況下,人民網是這樣說的。
我給大家劃重點了,就是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練習,記住死記硬背和練習題是沒有用的。那我出個問題,從學生變成考生的秘訣是什么?就是做題的方法,快速做題的方法。
首先這道題很吸引人,很多同學都做過這道題,看上去不難,但是用答題方法做起來很復雜。
答案有兩個,第一個是常規的解決方法,就是畫一個圖,然后給你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就叫雷米定理。
第二種常規解決方案是只繪制一個圓,然后在圓內重復繪制三角形,這就是矢量圓方法。
大多數學生第一次看到答案就無望了,第二次看到答案就關掉電腦,一頭霧水,就算學會了也做不出來網校頭條,因為看上去太復雜了。
沒關系,我來教大家一種新方法,叫雙旋轉求角度,比別人快十倍,標題是2017新課程第一冊,這里是圖片。
我們來看題意,軟繩oa的一端固定,中間錨點M上綁一個重物高中物理的幾大定理,用手拉繩子的另一端N。最初OM是垂直的,MN是拉直的,此時垂直的話肯定有重力,肯定有拉力,應該是Fsm,它們之間的夾角就是α角,α角大于90度。現在慢慢把重物往右上方拉,也就是動平衡。這個過程保持α角不變,這就是題干里很醒目的一個提示叫α角不變。
接下來,當OM從垂直拉到水平的時候,當你把它拉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我問你,兩根繩子的拉力和張力,它們是如何變化的?
接下來我們開始介紹今天的體能技巧。
這個解法主要的使用場景就是當題中有一個角度不變,然后從垂直拉到水平,或者告訴你具體怎么旋轉。
有一個特殊的公式,這個公式是怎么來的呢?我先解釋一下這個公式,它是基于對應的拉米定理,或者說是原有的和三角法,用向量圓法去分析,最后得出的結論就叫你橫,我最大。
讓我們解釋一下“你是最好的”和“我是最好的”是什么意思。
我們先來邁出第一步,我們看藍線,我剛才拉了一個小角度,繼續拉,就90度了,拉到這個度數,你就能看到誰是水平的,或者誰是第一個到達水平的。對,就是MN。
然后橙線對應的OM達到水平狀態。
口頭禪是你的水平,我是最好的。
我是誰?我只是一個無水平狀態的小伙伴,他就是最大的??荚嚨臅r候你只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行,誰成水平誰成最大。
只要標記清楚,然后一個一個看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
接下來的答案是什么呢?讓我們馬上找出答案。
第一次是MN達到水平的時候,那么在那個時候,OM對應的力量肯定也達到了最大值。
那么第二次繼續拉的時候,OM應該已經達到了水平位置,對應的MN力也達到了整體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值。
所以整個過程中你首先觀察OM和MN對應的歷史情況,OM先增加,然后減少。
這時候就需要看MN了,從豎直到水平的過程中OM是不斷增大的,因為OM在水平的時候MN達到了最大值。
所以簡單的公式就是,你相等,而我更大。
現在大家能說出摔跤定理是什么了吧。有的同學說:“老師,摔跤定理就是兩個人摔跤的時候,如果一個人被踩了,另外一個人就是老大。哦對了,我贏了是吧?所以我叫你躺著,我就是老大,所以你是最棒的?!笨偨Y一下規則,記住就行了。標志信息叫雙旋轉和定角。你對我的優越性不服氣,咱們來練習一下。我們來看這道題。直接找慢拉和動態平衡,保持alpha角不變,然后在被從垂直拉到水平的過程中,你就是最棒的。
最后還有幾道題,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