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噸(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噸(sh.ton)=0.934長噸(long.ton)1千克(kg)=2.205磅(lb) 1短噸(sh.ton)=0.907噸(t)=2000磅(1b) 1長噸(long.ton)=1.016噸(t) 1磅(lb)=0.454千克(kg) 1盎司(oz)=28.350克(g)還有公斤,斤,兩,錢,克拉,貫
質量單位換算:
1噸(t)= 1000千克(kg)= 2205磅(lb)= 1.102短噸(sh.ton)= 0.984長噸(long ton)
1公擔(q)=220.5磅(lb)=100千克(kg)
1千克(kg)= 2.205磅(lb)
1公兩(hg)=100克(g)
1公錢(dag)=10克(g)
1克(g)=1/1000千克(kg)
1分克(dg)=100毫克(mg)=1/10克(g)
1厘克(cg)=1/100克(g)
1毫克(mg)=1/1000克(g)
1微克(ug)=1/10?克(g)=1/1000毫克(mg)
1納克(ng)=1/10?克(g)
1短噸(sh.ton)= 0.907噸(t)= 2000磅(lb)
1長噸(long ton)= 1.016噸(t)
1磅(lb)= 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 28.350克(g)。
古代單位換算表:
10圭?=?鈞?= 30斤
24銖?=?兩
6銖?= 1錙(zī)
4錙(zī) = 1兩
1擔(古同:儋dàn)(dàn) = 100公斤
1斤?= 16兩(古代) = 1.6斤(現代)
1鋝(lüè) = 333.333333克【合六又三分之二兩】。
擴展資料:
1984年6月9日,國際計量局在180號文件中要求從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小學教材一律按國務院命令,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重量這一概念也應當從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物理符號為:G。
停用原因
一、認為重量就是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購買一些東西,常說它們的重量是多少公斤或斤。這里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因為售貨員使用的臺秤或桿秤,跟天平一樣都屬于杠桿類量具,只能測量物體的質量。另外,我們買一些東西往往關心的也是所含物質的多少。
也就是關心質量的大小,況且公斤和斤也都是質量的單位,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
二、把重量直接定義為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如美國《PSSC物理》一書中規定:“一個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重量。”在中國,沒有把重量直接定義為萬有引力,但把重量當作萬有引力在應用,仍是十分普遍的。
比如說重力(即重量)充當人造衛星的向心力,又比如說,物體在月球上的重量是它在地球上重量的六分之一;上述各用語中講到的重量,實際上都是萬有引力。
三、認為“重量就是重力”高中物理甲種本第一冊P10指出:“地球上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這種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也常常叫做重量”。全日制十年制高中物理課P11也指出:“重力就是重量。
在物理學界過去有一種提法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稱為“重量”。地球表面上的物體,除受地球對它的重力作用外,由于地球的自轉,還將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稱為該物體的重量。
習慣上人們認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本身的重量。對重量的解釋有許多說法,例如,重量就是重力;物體的重量就是地球對該物體的萬有引力;重量即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是物體靜止時,拉緊豎直懸繩的力或壓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
上述幾種講法,有的強調重量即重力,是矢量,它們的本質是引力。有的強調重力不是矢量,重量是重力的大小,是標量。還有的是以測量法則作為重量的定義。這些不同的定義只是解釋的不同而已,談不到對與錯。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質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單位不同。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9.8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隱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國舊時用斤、兩作為重量單位。磅、盎司、克拉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噸(t)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重量
搜狗百科-單位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