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是一個物理學原理,闡述了一個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浸泡時,感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的液體或氣體的重量。通俗來講,就是當物體浸入到液體或氣體中時,它所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或氣體的重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如下:
F = ρ * g * V
其中,F為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單位為牛頓),ρ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千克/立方米)、g為重力加速度(9.8米/秒平方),V為物體所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
這個公式也可以簡化為:
F = mg
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單位為千克),g為重力加速度,F為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單位為牛頓)。
需要注意的是,阿基米德原理是在靜止條件下成立的,當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運動時,還需要考慮到摩擦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另外,該原理也只適用于物體完全浸入液體或氣體中的情況,對于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其適用性較低。
阿基米德三大定律如下:
阿基米德對世界的貢獻主要是三大定律:杠桿原理,浮力定理,和求積定理。
1、杠桿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3、求積原理:“窮竭法”。阿基米德還有一個杰出發現是指出圓球的體積和表面積都是外切世拿櫻圓球的圓柱體體積和表面積的2/3。
擴展資料:
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于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并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于水中的位置,并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后來聞名敏氏于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的搜叢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