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舉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信息傳受范圍的大小,可以把傳播分為五個層次,其中坐落第二層次的是()
A.大眾傳播B.群體傳播
C.自我傳播D.人際傳播
2.1949年,首次從學科角度整理、總結此前傳播非常是大眾傳播研究成果的學者是()
A.盧因B.施拉姆
C.拉斯韋爾D.霍夫蘭
3.布雷多克在拉斯韋爾5W模式基礎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降低的誘因是動機和()
A.理解B.記憶
C.選擇D.情境
4.偏差最小的抽樣方式是()
A.簡單隨機抽樣B.等距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D.整群隨機抽樣
5.有學者把傳播的個人功能分為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兩種。那位學者是()
A.皮亞杰B.霍克海姆
C.托爾曼D.斯蒂芬森
6.“試圖描述在新聞風波與最終的接受者(如報紙的讀者)之間存在的各類各樣的中間傳播者”的把關模式是()
A.懷特的把關模式B.巴斯的把關模式
C.盧因的把關模式D.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
7.內容剖析是研究傳播內容的一種方式,根據貝雷爾森的定義,這些方式的特性是()
A.客觀、思辨、定性B.實證、系統、定性
C.客觀、系統、定量D.實證、思辨、定量
8.麥克盧漢把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分為三個時期,其英文字彩印傳播時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時期B.部落文化時期
C.脫離部落文化時期D.重歸部落文化時期
9.根據選擇性誘因理論的觀點,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傳向受眾時碰到的第二關是受眾的()
A.選擇性注意B.選擇性曝露
C.選擇性記憶D.選擇性理解
10.20世紀70年代至今是傳播療效研究的第三階段。這個階段提出的關于傳播療效的主要觀點是()
A.“議程設置理論”B.“兩級傳播理論”
C.“有限療效理論”D.“說服性傳播理論”
11.格伯納等學者提出的“培養理論”特別指出一種傳播媒介在“培養”人們產生“共識”方面的作用,這些傳播媒介是()
A.報紙B.廣播
C.電視D.網路
12.傳播學批判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克拉帕B.哈貝馬斯
C.蓋洛普D.麥克盧漢
13.首創“群體動力學”和“場論”的社會心理學家是()
A.霍夫蘭B.施拉姆
C.盧因D.拉扎斯菲爾德
14.“新聞媒介歷來沒有發揮過獨立的作用,也從來沒有甩掉權利的操縱。”這個觀點出自()
A.《理解媒介》B.《論出版自由》
C.《帝國與傳媒》D.《權力的媒介》
15.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有三個主要論據,其中之一是()
A.人的行為大多是“前臺行為”B.要把情境視為信息系統
C.人的行為大多是“后臺行為”D.要把媒介視為一種情境
16.拉扎斯菲爾德等學者在1940年日本首相大選期間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所作的調查,也叫()
A.培因調查B.蓋洛普調查
C.伊里調查D.尼爾森調查
17.羅杰斯覺得傳播學傳統學派有五個特點,其中包括()
A.經驗的B.廣泛聯系的
C.思辨的D.重視控制剖析的
18.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的第三個環節是()
A.誰B.取得哪些療效
C.對誰D.通過哪些渠道
19.托爾曼覺得人們的好多傳播行為是一種()
A.工具性行為B.使用滿足性行為
C.社交性行為D.自我中心性行為
20.哭聲和笑聲屬于非語言符號中的()
A.身體語言B.類語言
C.自然語言D.生成語言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舉的五個備選項中起碼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被公覺得傳播學奠基人的學者有()
A.拉斯韋爾B.麥克盧漢
C.英尼斯D.施拉姆
E.盧因
22.下述選項中,屬于控制實驗法基本要素的有()
A.實驗者B.實驗變量
C.實驗設計D.實驗對象
E.實驗觀測
23.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提出了若干重要觀點,它們是()
A.“自我修正”B.“天賦人權”
C.“觀點的自由市場”D.“自由低于一切”
E.“人人生而平等”
24.我國唐代發明的彩印技術有()
A.活字彩印B.木雕版彩印
C.膠泥雕版彩印D.銅雕版彩印
E.鉛雕版彩印
25.據拉扎斯菲爾德等學者的研究,意見領袖()
A.未必是大人物B.社交范圍較廣
C.信息渠道較多D.頻繁接觸大眾傳播
E.存在于特定的社會階級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傳播學有三大分支,其中最重要的—個分支是。
27.傳播學是19世紀末以來逐漸產生的,初具規模則在20世紀年代。
28.在傳播過程模式中,控制論模式的主要貢獻是引入機能,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性”。
29.問卷是為了進行的調查而編制的,由一組有機聯系的提問所構成的表格。
30.賴特對拉斯韋爾提出的傳播功能作了重要補充,覺得傳播還具有第四種功能即功能。
31.所謂報刊的四種理論,實際上是日本學者總結的自從大眾傳播誕生以來出現的關于大眾傳播的四種觀念。
32.根據系統科學的觀點,客觀世界是由物質、能量和這三大要素組成的。
33.彩印的出現,加速了信息流通的速率,擴大了信息傳播的范圍,有利于信息的。
34.個人差別論、社會分類論和社會關系論等受眾理論,企圖對受眾有選擇的接受信息行為做出解釋,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承認受眾具有。
35.與傳統的大眾傳播不同光的直線傳播學情分析,在網路傳播中,發出信息者與接收信息者的角色可以。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光的直線傳播學情分析,每小題3分,共15分)
36.卡爾?霍夫蘭
37.把關人
38.月球村
39.“使用與滿足”研究
40.異化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傳播定義大致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并請寫出一個傳播定義(可以自擬)。
42.闡述伯洛對傳播過程的看法。
43.詳述麥奎爾提出的傳媒功能。
44.新聞這些信息有什么特征?
45.受眾使用大眾傳媒的基本動機是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何說傳播學研究具有科學性、操作性、綜合化和定量化的特征?
47.“沉默的螺旋”理論覺得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種社會心理過程,為何?請舉例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