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定理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用的.阿基米德原理的意思是:物體所受的浮力=排開液體的重力,跟浮沉沒有關系. 判斷浮沉一般有兩個目的:
1·證明漂浮或者是懸浮,則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重力.2·是證明懸浮或下沉,進而證明物體體積=排開液體的體積 1、阿基米德原理:流體靜力學的一個重要原理,它指出,浸入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于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過所排開流體的形心。
這結論是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故稱阿基米德原理。
結論對部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同樣是正確的。同一結論還可以推廣到氣體。
2、浮沉條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兩個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
根據物體所受浮力與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體的浮沉存在三種情況,即物體漂浮、懸浮和沉入底部。
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數學表達式:F浮=G排=ρ涂·g·V排.
單位:F浮———牛頓,ρ涂——千克/米3,g%%——牛頓/千克,V排———米3.
浮力的有關因素:浮力只與ρ液,V排有關,與ρ物(G物),h深無關,與V物無直接關系.
適用范圍:液體,氣體.
三,推導阿基米德原理
根據浮力產生原因——上下表而的壓力差:
p=ρ液gh1,=ρ涂gh2=ρ液g(h1+l).
F浮=F向上-F向下=pl2-l2=ρ液g[h1-(h1+l)]l2=ρ液·g·V排.
五,說明
以往教學時,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直接給出F浮=ρ涂·g·V排,并著重強調ρ液,V排的含義,這樣學生會牢記公式F浮=ρ液·g·V排,而忽視F浮=G排,這樣就偏離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根本內容,我在設計此教案時,刻意地把阿基米德原理的數學表達式先寫成F浮=G排,再給出G排=ρ液·g·V排,從而完成F浮=G排=ρ液·g·V排,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實質,并掌握了重力的一種表達式G=ρ·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