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粗略的估計 古代一兩是等于16分之一斤就是32分之一公斤,現在每公斤的白銀大概是4500塊錢,所以一兩相當與140塊錢 但是這個算法是最粗略的,中國古代各朝代流通的銀錠都不是完全純銀的,是和其他金屬按比例混合的,所以理論上應該相當于幾十塊錢到100塊錢左右。
中國市場上,白銀稱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廣泛被使用,是在明推行一條鞭法以后。所以要換算的話,最好以明清的物價為標準。一般一兩銀子按官價一般可以換一千文錢,但隨著經濟波動,或官吏的控制,可多可少,最多時可換三千文千,主要看經濟發展水平。如明朝中后期,二兩銀子就可使一個貧民活一年。所以很多貧民百姓,一輩子都沒見著過銀子,更不能擁有一兩銀子。誰家有幾百兩銀子,那就是土豪了。可見當時銀子的購買力很強。而到了光緒年間,一石糧食價值銀一兩四錢六分,以現在的價格算,一兩銀子相當于一百七十元人民幣。
一兩有分大兩和小兩:大兩是50克,小兩是30克。。一錢是3克。
古時1斤是16兩,1兩是10錢。
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
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十六兩的計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