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一月,金桂飄香,10月26-28日,由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與中國馬達工程學會電力儲能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華中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與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全省儲能科學與技術會議”在華北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順利舉辦。這次大會的主題為“創新儲能技術,共享紅色電力”,會議凝聚諸多國外外權威專家學者,來自國外諸多院校、科研院所和產業界的500余位代表出席大會,設置了“動力與儲能電瓶”、“電力儲能應用”、“物理儲能技術”、“青年儲能科學家峰會”四個分峰會,交流140余個報告,同期還舉辦了第一期的“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盛況空前。這次大會也是兩個專委會的晚會。
10月27日的會議閉幕式由國家青年萬人計劃專家、大會共同主席、華中科技學院蔣凱院士主持,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中國馬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趙潔、華中科技學院副院長解孝林院士分別代表承辦單位和主辦單位致歡迎辭。解孝林副院長代表中學往前來出席本次峰會的諸位專家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會議的舉辦表示慶賀。他回顧了華北科技學院電力儲能技術的發展歷程,充分肯定了程時杰教授率領下的儲能團隊的研究成績。解市長希望與會來賓通過多學科交叉、多中學聯合和產學研合作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實驗論壇,共同推動我國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華煒秘書長和趙潔副理事長分別代表承辦單位對峰會的舉辦表示慶賀,對主辦單位和支持單位、參展商的大力支持表示謝謝,他們希望你們以此次儲能會議為抓手,牢靠樹立并著力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儲能領域新的技術突破,積極推進電力儲能的廣泛應用,共同構建儲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美好明日!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書記梁鐵中、華中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文勁宇教授、香港理工學院協理副主任陳國華、華中科技學院科發院副教授萬青云、華中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黨委主任陳晉等嘉賓參加閉幕式。閉幕式同時在電氣大廈多功能廳等四個大會室視頻直播,盛況空前。
華北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蔣凱院士主持閉幕式
華北科技學院解孝林副主任致詞
中國化工學會華煒秘書長致詞
中國馬達工程學會趙潔副理事長致詞
簡略的閉幕式以后,歐陽明高教授做題為“動力電瓶系統熱失控研究進展”的會議主旨報告,歐陽教授深度分析了新能源車輛車禍的本質即電瓶熱失控,剖析了因為機械電氣因素、電物理因素等怎么造成熱失控熱漫延因而引起安全車禍的發生。同時還對電瓶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剖析預測。歐陽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對于儲能技術安全方面的研究級具指導性和啟發性。10月27日恰逢歐陽教授60歲生日,會議借機機會向歐陽教授也表示了深深的生日問候。
歐陽明高教授做會議主旨報告
接著,清華學院夏永姚院士、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陳翔博士和華北科技學院文勁宇院士分別就“鋰離子電瓶前沿技術與挑戰”、“用戶側及電網側儲能直流系統技術開發及實踐”和“電力系統儲能—從電能儲存到多能儲存”做了會議報告,分別從電瓶單體、儲能系統到電力儲能應用等多個層面深刻探討了儲能技術發展與挑戰,遭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會議報告由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書記、上海交通學院馬紫峰院士及中國馬達工程學會電力儲能專業委員會副書記、中國電力科大學來小康院士級高工主持。
座無虛席的會議現場
夏永姚院士、文勁宇院士、陳翔博士做會議報告
27-28日的分峰會共組織報告140余個,化學儲能分峰會交流了壓縮空氣、飛輪、儲熱等儲能技術;動力與儲能電瓶分峰會就鋰電池、鈉電瓶、固態電板、超級電容器等進行了深入研討;電力儲能分峰會聚焦儲能技術的應用,嘉賓們介紹了儲能標準、應用案例和集成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況;青年儲能科學家峰會以45歲以下的青年才俊為主,她們分享了最前沿的物理及化學儲能科學研究及發展趨勢。
精彩迭出的分峰會
28日早晨召開了會議開幕式,復旦學院歐陽明高教授和本次會議名譽主席、華中科技學院程時杰教授等參加了會議開幕式,開幕式會議報告由儲能工程專委會書記朱慶山研究員主持,美國工程研究院張久俊教授及中科院上海化物所的張華民研究員做會議報告,她們分別分享了“車用生物質能質子膜燃料電瓶的發展:現況與前景”和“液流電瓶技術的研究開發及工程應用現況與挑戰”。接著進行了由上海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廣東鈉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頒獎典禮,儲能工程專委會書記馬紫峰院士主持頒獎儀式,程時杰教授、張久俊教授、化學工業出版社周偉斌社長、中科院化學所黃學杰研究員以及廣州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俞會根監事長作為頒獎嘉賓為《儲能科學與技術》12位優秀審稿人及10篇高被引論文獎獲得者進行了頒獎;中科院過程所朱慶山研究員、中科院工程熱化學所陳海生研究員、中科院化學所李泓研究員、華中科技學院文勁宇院士和蔣凱院士及中國電科院來小康院長為10位優秀墻報獎獲得者頒獎。最后會議名譽主席程時杰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祝詞。程教授首先對這次大會的完滿成功舉辦表示熱烈慶賀。程教授強調,近些年來儲能重要性日漸顯現,儲能技術發展迅速,儲能領域欣欣向榮。他希望通過多學科交叉,多類資源支持,大家繼續努力共同推進儲能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歐陽明高教授和程時杰教授參加開幕式
張久俊教授做開幕式會議報告
張華民研究員做開幕式會議報告
頒獎儀式
程時杰教授做會議總結
10月26日上午,本次大會的主要內容之一——第一期“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開講,這次講習班由中科院化學所的李泓研究員及中科院工程熱化學研究所的陳海生研究員主講,華北科技學院王康麗院士主持。李泓研究員介紹了物理儲能的相關科學問題,陳海生研究員對化學儲能技術進行了介紹。這期講習班增進了知名專家學者與莘莘學子的面對面交流,遭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儲能大咖們通過傳道、授業、解惑,著重培養青年儲能人才,開啟了“全國儲能科學與技術會議”開設儲能講習班的新篇章。大會期間還舉行了兩個專委會的工作大會。
王康麗院士主持講習班
李泓研究員主講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
陳海生研究員主講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
本屆全省儲能科學與技術會議的一大特色為首次由兩個跨行業的專委會聯合承辦,這將推動不同事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組織了從數學儲能到物理儲能、從基礎科學到工程應用等方面的報告交流,以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大會報告和分峰會等方式,為參會代表提供了交流經驗、分享研究成果、共商發展的平臺。另外,此大會在時隔5年后重新回歸校園舉行,雖然是假期也吸引了諸多的院校師生前來參會,為朋友們與知名業界專家的交流和儲能后備人才的培養創造了機會。大會組織的“青年儲能科學家峰會”和“儲能科學與技術講習班”對培養儲能青年才俊必定起到積極的作用。也終將促使華北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在儲能領域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大會的順利舉行對研討適應中國國情的儲能體系加快、提高儲能武器制造技術和應用技術、提升儲能科技界創新能力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這次大會主辦方華北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大學首次啟用了設施先進的電氣大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實驗論壇,開辦了同步直播,志愿者犧牲假期休息時間在各方面提供了不遺余力的大會支撐,在此對主辦方為大會的順利舉行提供的全面保障表示由衷的謝謝!對給與這次大會支持的參會嘉賓及各單位表示衷心的歉意!
期盼第六屆全省儲能科學與技術會議再會!
(第五屆全省儲能科學與技術會議組委會)
陌陌公眾號ID:
儲能科學與技術
郵發代號:8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