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三年五年158
02電場電場強度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電荷周圍存在電場,知道電場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
2.理解電場強度和電場線的概念。
3.知道電場的疊加原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理解電場強度的定義、單位、物理意義。
用比值定義電場強度,E與F、q無關,只由電場決定。
三、教學儀器
大金屬球、鋁箔球、玻璃屏、起電機、鐵架臺、計算機、投影儀、實物展示臺。
四、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定律——庫侖定律,請大家回顧一下庫侖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
答:略。
引入新課:電荷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是怎么發生的呢?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在歷史上曾有過兩種不同的觀點。在法拉第之前,人們認為兩個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種超距作用,也就是一個電荷對另一個電荷的作用力是隔著一定空間直接給予的,不需要中間什么媒介作傳遞,這種方式可以表示為:
在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種觀點,認為一個電荷周圍存在著由它產生的電場,另外一個電荷受這個電荷的作用力就是通過這個電場給予的,這種作用方式可以表示為: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已經完全證明了場的觀點的正確性。電場以及以后將要學習的磁場已被證明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電視臺和無線電廣播電臺就是靠激發電磁場的方式發送各種節目信號的。雖然電磁場“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卻可以在遠離發射塔的地方,用電視機和收音機接受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