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習規劃與難點
?高中物理學習特點
新高考系列解讀#07
01
大四
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中階段,處于一個相對輕松的狀態,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指導,這期間要先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 動態
運動、力、牛頓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這三個模塊提供的動力學解題思路也是高中最重要的三個解題思路之一,是后面電磁場等更復雜問題的基礎,只有把這個模塊學的扎實,思路完善,后面的學習才能順風順水,所向披靡。
2. 曲線運動
曲線運動模塊包括水平投影、圓周運動、天體運動等,這部分是動力學思維的初步體現高中物理的五三怎么樣,但從之前的直線運動到曲線運動高中物理的五三怎么樣,知識層面有些抽象,需要一定的引導和理解能力。另外,天體運動現在是比較熱門的話題,需要總結和歸納幾種常見的模型,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核心,就能游刃有余。
3. 工作與能量
功和能量的關系,是在初中我們學過的定性關系的基礎上,加上更多的定量計算,這里的概念被進一步抽象出來。同時,功和能量的關系是高中解題的三大重要思維方法之一。功和能量對整個高中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功和能量的關系錯綜復雜,不能掉以輕心,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思路去整理和運用相關知識。
02
第二年
高二,學生面臨著選修課教學模式的轉變,同時物理的學習也進入到電磁場等更為復雜的知識點的學習,高二學習的知識點更加抽象,考試更加復雜,難度進一步提升。
此次學校考試的題目側重考察常見題型的處理和固定公式的運用能力,而期末的統一考試也側重考察現實生活現象的原理和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要求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學習應用能力。
1. 電磁場
電場、磁場、電磁感應是高中物理難點的一個小高潮,看不見摸不著的“場”這個概念,是抽象概念在這個階段的具體體現,同時對于電場中錯綜復雜的關系,僅僅記住公式和物理量是不夠的,光記住意義是不夠的,還需要把這部分內容和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對比理解,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網絡。
需要注意的是,高一的基礎要求不低,如果高一的兩種思維模式沒有掌握好,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會更高,所以打好基礎后,電磁場問題就可以轉化為這個階段學習的重點,理解動力學或者泛函問題的本質。
2. 選修內容
選修書包括熱力學、光學、現代物理,這里需要用前面學過的知識在理解現象的基礎上解釋本質,前面的知識要求也很高,所以高中物理的學習結構是這樣的:很像金字塔,用“底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來形容也不為過,選修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公式的死板計算,公式的減少對應著對基本概念和現象的認知和理解的增加。
03
大四
高三是高考前的復習階段,學生會頻繁面對統一考試,考驗學生的抗壓能力,高三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學習的同時學會適當緩解壓力。
1. 高考目標
高中生的選科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對于這個階段選擇物理的學生來說,有一個合理的目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理想的院校和專業確定所需的高考分數線,然后將其分解到各個科目,從而確定所需的考試排名和題型努力方向。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會讓高中的學習更有動力。
2. 第一輪和第二輪審查
一輪復習是最后的機會,詳細學習知識點,這個階段要調動所有的記憶和精力,對動力學、函數、動量三個解題思路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應用練習,其他模塊也要復習,做到能找準、能補齊,確保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并能彌補不足。
第二輪復習更傾向于模塊化處理知識,這個階段是彌補不足或者強化優勢的好時機,在不斷的題型練習中,可以掌握綜合題型的思路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題風格。
3. 適應性測試、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擬考試
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擬考試是兩輪復習,考生需要保持心態平和,從考試成績中梳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最后一段時間內改進自己的劣勢和優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了解排名情況留學之路,根據排名合理判斷選擇的方向。
看完上面的介紹,
每個人都
你了解高中物理的學習計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