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阮東.費恩曼化學學課程教學六年初探[J].學院數學,2018,37(5):7-10.
[2]
張海雁.《基礎數學教學問題選講》推薦[J].學院數學,2018,37(3):81-.
[3]
董鍵.引入估算手段,提高學院化學的教學水平[J].學院數學,2018,37(2):47-52.
[4]
次仁媽呀,寧成都,陳天祿,張輝杰,汪亞平,劉茂元,高啟.建立學院數學教學團隊,促使學院數學教學[J].學院數學,2017,36(6):61-65.
[5]
談國太,李亞蒙,侯婷婷天體物理,陳喜燕天體物理,李雪.關于間接檢測量不確定度估算的教學嘗試[J].學院數學,2017,36(5):33-37.
[6]
寧成都,陳天祿,汪亞平,胡海冰.將數學學史引入學院數學教學的實踐方式研究[J].學院數學,2017,36(4):40-45.
[7]
胡雨宸,陸建隆.索爾維數學學大會百年歷程及其啟示[J].學院數學,2017,36(11):50-57.
[8]
.推薦新書《數學化學方式(修訂版)》[J].,2015,34(5):14-14.
[9]
曾玖紅[]曾錫濱[]游開明[].從優化認知結構角度探求數學教學數理結合問題[J].,2015,34(2):56-56.
[10]
包德欽.費恩曼風格在數學教學中的現實意義[J].,2015,34(10):1-1.
[11]
班士良.2014年全省院校熱力學與統計數學教學及學術研討會會訊[J].,2015,34(1):18-18.
[12]
馬世紅汪人甫.國外高等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研討會歷史回顧——從“虞福春院士的一封賀詞”談起[J].,2014,33(7):35-35.
[13]
張立彬[]王娟萍[]韓志龍[].《文科數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教材的特色與啟示[J].,2014,33(7):56-56.
[14]
丁宗玲吳明在楊群孫進.基于二氧化碳吸收理論的激光波譜二氧化碳在線檢測技術研究[J].,2014,33(5):32-32.
[15]
梁燦彬[]曹周鍵[].《從零學相對論》連載(23)[J].,2014,33(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