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后,大部分學生抱怨課程進度太快,物理學習讓人眼花繚亂,即使聽懂了課文內容,但做不出來練習題,有的班級甚至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平均成績30多分,不少學生成績超過70分。你對高中物理有什么看法?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學習物理?
首先要明確物理的重要性和考試方向。物理是新高考模式中“理科”的必修科目,難度較大。學習物理需要有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計算能力、實驗研究能力,還需要學會畫過程圖、搭建物理模型。
一般來說,學習物理需要三個步驟,即理解記憶、鞏固題型、總結提煉。
理解與記憶。上課要認真聽講,充分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包括運動規律、原理等。多思考,不留疑點。如果理解有困難,可以提前預習;如果還是聽不懂,可以在課后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解決疑惑。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記憶公式和知識點要點。有些學生上課理解了,但不喜歡記憶公式和知識點。因為物理知識是循序漸進增加的,這些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難,甚至會混淆知識點,犯錯誤。
題型鞏固。物理需要一定的題型訓練,但這種訓練必須建立在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如果不懂,就很有可能做錯;如果做題時不背公式和知識點,效率會很低高中物理的要點,正確率也不會高,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形成惡性循環。最好每次考試前都把錯題整理一下,看看,避免重蹈覆轍。
總結提煉。學完每一章后,需要總結整章的知識點,整理知識框架(思維導圖),建立必要的實物知識模型(因為有些題型已經做過,可以按照題型整理實物模型),比如受力分析3步驟,機械動態分析6模型等。可以整理在筆記本里,方便以后復習和學習。有些同學把重要的知識點記在課本上,高一的時候沒什么作用高中物理的要點,但高二下學期之后,隨著知識的整合,考試范圍的擴大留學之路,復習起來就比較吃力,高三甚至會出現成績快速下滑的情況,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隨著知識點的增多,最后就亂成了一團。
除了以上三個必備步驟,還需要掌握省考重點難點知識,合理分配時間學習各個知識點。以下是人教版新版知識框架圖,供大家參考(紅色為重點內容)。祝各位同學學業有成,不負青春年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