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體,叫“自由落體”。如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由靜止狀態開始下落的物體。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雖然地球的引力和物體到地球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地球的半徑遠大于自由落體所經過的路程,所以引力在地面附近可看作是不變的,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即是一個不變的常量。它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體現在“自由”二字上,其含意為:物體開始下落時是靜止的即v0=0。如果給物體一個初速度豎直下落,不能算自由落體。物體在下落過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作用力(包括空氣阻力)。摘抄的,物理書上的定義更簡潔。。。你懂的。。
1.
s=gt^2/2
19s/100=g(t-1)*1+g/2
t=10s,s=500m
2.
由于倆物體相遇是先拋的下落與后拋向上相遇,先拋比后拋多走倆秒就是在最高點向上一秒向下一秒
向上最后一秒位移5m,速度為v1=10m/s
t=(v0-v1)/g=2s
s=(v0^2-v1^2)/2g=40m
在第二個物體拋出后2s在離拋出點40m處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