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考新政在不斷的改變,從試題從大部份都由各省市自己出卷,變為大部份省市都采用全省卷;從中考分文理,到不分文理,可以選課出席中考,不斷的變化中,對于好多中學生而言,假若捉住機會,不亞于為自己的中考平添更多的籌碼。對于尖子生而言,中考的改革對自己的成績影響不大,而且對于一些成績不算扎實,或則說是有著顯著弱項的中學生而言,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為中學校長,早已有30年教學經驗的張德之,說起自己班里的一名中學生,中學生厭學非常嚴重,化學考試才能拿100分滿分,而且德語卻經常在60、70分不及格左右徘徊,這樣極其的厭學,致使中學生總成績在班里排行不佳,置于整個年級來看,更是夠不上自己的理想高校。其虛像這個中學生這樣的問題并不稀少,好多中學生有一定的優勢課目,然而弱項過分顯著,而長板又夠不到大賽的標準,所以想要在高考高考上理想的高校難上加難。
張德之坦言,對于現今的中學生而言,部份省市早已取消了文理分科,雖然文理分科的本質上,是讓中學生選擇自己愈發擅長的課目學習,而且文理還算的上是一個寬泛的分類,所以對于好多中學生而言,雖然選擇了工科或則是理科,也一直存在自己不擅長的課目學習,并且現今取消文理以后高考物理滿分多少分,可以自由選擇課目,對于一部份厭學嚴重的中學生而言,這是一次篩選的好機會。
從高中開始有選課的機會,一年中有兩次,一次在4月、一次在10月,而在初三的時侯,也可以選擇。對于中學生而言,能否在高中的時侯,盡早的把課目確定出來,雖然是為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剩下學習的時間越多,在中考中的掌握也就更大。
學習本身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學生而言,要想全面發展,把所有的課目都考出一個優秀的成績來說,難度不小。所以盡可能的在自己的選擇范圍內,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長處、減少弱項,在選擇的時侯,清晰明晰的審時度勢,之后根據自己的計劃堅定不移的進行下去。
在去年的中考數據統計中,對于部份專科高校而言,中考分數279分也有機會考上專科高校,然而關鍵在于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選擇了對應的那一門。學會去剖析、選擇、計劃高考物理滿分多少分,在張德之看來,是中學生在中考中為自己積攢優勢的重要方法。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一年20萬,成績不進反退?退職老師:有3類中學生,越學越“差”
40年校長坦言:被老師看好的中學生,通常有3點特質,分成2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