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原理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公式: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畢巧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杠桿三大公里: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兄耐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手塵鍵,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杠桿又分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支點轉動的【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