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是用控制變量法還有其他的,我不記得了。。
但是沒有用帶轉換法,電阻發的熱是有電壓表來體現的
根據焦耳定律的公式W=I^2Rt,因為兩個電阻絲串聯的,所以電流I還有時間t是相同的。所以取決于電阻的大小。因為他們的材料橫截面積都相同只有長度不同,R1的長度是R2的2倍,所以R1=2R2,所以在相同時間內,R1產生的熱量是R2的兩倍。所以很顯然是R1上的火柴先點燃
那當然是研究電壓做固定量,電阻與熱能的關系。W=U^2/R*t
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實驗于1840年最先精確地確定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
故答案為:熱量;電流的二次方.
焦耳:英國物理學家;測定了熱功當量J=4.2焦/卡,為能的轉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研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的發熱,得到了焦耳定律。
開爾文:英國科學家;創立了把-273℃作為零度的熱力學溫標
開爾文 英國 熱力學溫標K
焦耳 英國 焦耳定律(電熱公式)Q=I2Rt
比熱容單位:焦耳/千克*開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