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模2模式下,12種組合方式讓新高考家長犯難,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簡單解釋一下3+1+2,意思是:語文、數學、外語是必修的,物理、歷史是2選,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是4選,一共12個組合。注意這里的3是外語,不只是英語。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小語種,但由于小語種在后期的應用限制太多,建議慎重選擇。
作為新高中的家長和孩子,我們該如何選擇科學?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新高考政策下應該遵循的原則是:選職業-選專業-選課題。對于職業選擇,除了考慮環境、家庭資源等外在因素,還要關注孩子的性格和興趣愛好。對于內向、文靜的孩子,職業規劃成銷售、社交媒體等顯然是不可取的。同樣,對于外向、好動的孩子,職業規劃成研究型人才也是不成功的。我們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性格貝語網校,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如何根據孩子的成績來選擇科目?我們應該對孩子各科成績進行詳細分析:第一,如果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按照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27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選修科目要求指南(普通版)》找到對應的科目,毫不猶豫地“選”,比如學天文學、藥學就選物理、化學,學民族學就選歷史;第二,物理和歷史哪個科目你喜歡,哪個科目成績好,就選哪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物理,就一定要選化學,增加高考專業數量;第三,地理、政治、生物該怎么選?很多學校因為師資問題高中物理等高,只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的重點課。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特別的職業規劃,成績能進重點班,一定要選物理、化學、生物!重點班的學習氛圍和師資配置有利于三年內成績的快速提升。不要因為選輔修科目而耽誤了整體的進步。如果進不了重點班,生物、地理、政治又沒有突出的科目,就選排名靠前的,分數會高一些。不建議選生物,如果和重點班的孩子排在一起,毫無疑問是炮灰。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物理、歷史成績一般高中物理等高,又沒什么興趣愛好,該選什么?看成績!看看歷史成績是否比物理成績高20多分?是——可以選擇歷史組,不是——建議選擇物理組。為什么?因為在大部分省份,同類院校的理科分數比文科低20分,而且理科專業選擇更多,就業機會更多,薪資也更高。何樂而不為呢?
你學會了嗎?
需要注意的是,滿分者得滿分,150分的比例高于其他科目,祝愿孩子們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