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電路中,因為有感性或容性儲能設備,電流與電壓有相位差,淺顯講就是電流與電壓不在同一時間抵達;
為此,表面看電流有多大、電流有多大,實際并沒有做這么大的功,有電源與儲能設備的能量轉換;所以稱為視在功率。
既,有功功率+無功功率。
電力變壓器就用視在功率表示容量,單位為伏安(VA)。
意思是不管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是多少,只能輸出如此大的電流與電壓
電流*電壓*=視在功率,視在功率應當=(有功^2+無功^2)^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電的瞬時功率不是一個恒定值,功率在一個周期內的平均值稱作有功功率,它是指在電路中電阻部份所消耗的功率,對電動機來說是指它的出力,以字母P表示,單位為千瓦(kW)。無功功率:在具有電感(或電容)的電路里,電感(或電容)在半周期的時間里把電源的能量弄成磁場(或電場)的能量儲存上去,在另外半周期的時間里又把儲存的磁場(或電場)能量送還給電源。它們只是與電源進行能量交換,并沒有真正消耗能量。我們把與電源交換能量的振幅值叫做無功功率,以字母Q表示,單位干乏(kvar)。視在功率:在具有內阻和檢波的電路內電功率的符號表示為,電流與電壓的乘積叫視在功率,以字母S或符號Ps表示,單位為千伏安(kVA)。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兩者關系可以用功率三角形表示(見圖):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電設備正常運行所需的電功率,也就是將電能轉換為其他方式能量(機械能、光能、熱能)的電功率。諸如:千瓦的電動機就是把千瓦的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推動氣泵抽水或打漿機打漿;各類照明設備將電能轉換為光能,供人們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號用P表示,單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
無功功率比較具象,它是用于電路內電場與磁場的交換,并拿來在電氣設備中構建和維持磁場的電功率。它不對外作功,而是轉變為其他方式的能量。但凡有電磁線圈的電氣設備,要構建磁場,就要消耗無功功率。例如40瓦的日光燈,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鈉燈也需消耗一部份有功功率)來發光外,還需80乏左右的無功功率供燈管的線圈構建交變磁場用。因為它不對外做功,才被稱之為“無功”。無功功率的符號用Q表示,單位為乏(Var)或千乏(kVar)。
配電網中的電感性電氣設備如變壓器、電動機、電焊機、空調器、洗衣機、電冰柜、鈉燈、日光燈等投入運行后,除了要從電力網中吸收有功功率用于做功,并且還要吸收無功功率構建磁場,這樣就造成電力顧客的自然功率質數通常都比較低。我國對電力顧客的用電電功率的符號表示為,規定了必須達到的功率質數標準。
她們就是一個功率三角形(見上圖)。
(歡迎轉發,請標明轉發來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