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錢 = 3.725克,
1兩=16錢=50克,
以現代的標準來看,一錢為3克,一兩為30克,古代的標準都不一樣的,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標準,你就按這個來就行,現在藥店都是這個標準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于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1石米=1兩白銀
古時候一斤=十六兩,現在一斤=十兩
一兩=10錢
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古代和現代的對比:1兩黃金:約值4000元,1兩白銀:約值80元,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古代的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話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是半兩。一年也就花大概一兩半的銀子。